2010年3月15日上午11点,叶晓云外婆家的厨房。
这是一间老式的土坯厨房,墙壁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屋顶挂着几串风干的辣椒和大蒜,灶台是用青砖砌成的,上面放着一口铁锅,锅里还残留着早上煮面条的痕迹。阳光透过厨房的小窗户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一块小小的光斑。
突然,厨房的八仙桌中央,空气微微扭曲,一道银蓝色的光芒闪过,那只铝制保温瓶凭空出现,稳稳地落在桌面上,发出轻微的“咚”声。光芒散去,保温瓶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仿佛一直就放在那里。
没过多久,外婆端着一盆刚洗好的青菜走进厨房,准备做午饭。她一眼就看到了八仙桌上的保温瓶,愣了一下——这是她的瓶子,早上明明放在堂屋的柜子上,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厨房?
她走过去,拿起保温瓶,感觉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沉甸甸的,似乎装着东西。她拧开瓶盖,里面没有排骨汤,也没有热水,只有一张折叠的纸条,卡在内胆的夹层里。
外婆疑惑地取出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工整,写着“2010年3月15日下午,城郊路段可能出现天气异常,建议推迟出行”。
“这是啥呀?”外婆喃喃自语,眉头皱了起来。她不认识字,但能认出上面的日期“2010年3月15日”,也能猜到大概是提醒注意天气的。她拿着纸条,走出厨房,找邻居家的识字老人看了看,确认了纸条的内容。
“会不会是哪个好心人知道晓云下午要去城里,特意提醒的?”邻居老人猜测道,“最近天气多变,城郊那边又是荒原,容易起雾,推迟出行也稳妥。”
外婆心里咯噔一下。晓云中午吃完饭就要坐101路去城里,她本来就有些担心,现在看到这张莫名出现的纸条,更是心神不宁。她虽然觉得奇怪——好好的纸条怎么会出现在保温瓶里,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真的出什么事,她可怎么活?
午饭时,外婆几次想跟晓云说纸条的事,但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晓云盼这次城里之行盼了很久,是去参加一个重要的面试,要是因为一张莫名的纸条让她推迟,晓云肯定会不高兴。而且,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纸条的来历,总不能说“瓶子里凭空出现的”吧?
纠结之下,外婆最终还是没说。她只是反复叮嘱晓云:“路上一定要小心,到了城里赶紧打电话,要是天气不好,就先找个地方躲一躲,别着急赶路。”
晓云笑着答应:“知道啦外婆,您放心吧,我到了就给您打电话。”
中午一点,晓云背着红布包,拿着车票,告别外婆,踏上了去车站的路。外婆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下午五点,外婆实在忍不住,拿起老旧的翻盖手机,拨打晓云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却是“您所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音。她又打了一遍,还是一样的结果。她想起纸条上的“天气异常”,想起邻居说的“城郊容易起雾”,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外婆每隔十分钟就打一次电话,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她坐立难安,先是去找了林月瞳的祖母打听,又去村头的车站询问,得到的都是“没看到晓云回来”“101路下午好像没从城郊过来”的消息。
夜深了,外婆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手里紧紧攥着那张纸条,眼泪无声地滑落。她不知道晓云到底出了什么事,只能一遍遍地祈祷:“老天保佑,我的晓云一定要平平安安的。”
后来,这张纸条被外婆小心翼翼地夹在了家里的旧相册里。相册里都是晓云从小到大的照片,有刚出生时的襁褓照,有上学时的红领巾照,还有20岁那年在粮仓前拍的照片。外婆觉得,这张纸条是提醒她要好好等着晓云回来,是她的精神寄托。
时间一晃,十六年过去。
2026年4月,叶晓云在叶云天和林月瞳的陪伴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外婆家。外婆已经去世三年了,房子是亲戚帮忙照看的,里面的陈设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晓云想把外婆的旧物整理一下,留作纪念,尤其是那本旧相册。
她在堂屋的柜子里找到了相册,封面已经泛黄,边角有些磨损。她轻轻翻开,一张张照片映入眼帘,勾起了无数回忆。翻到中间一页时,一张折叠的白色纸条掉了出来,落在了桌面上。
晓云愣了一下,弯腰捡起纸条,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褪色,却依旧清晰:“2010年3月15日下午,城郊路段可能出现天气异常,建议推迟出行。”
这熟悉的字迹,这精准的日期——叶晓云的身体瞬间僵住,脑海中轰然一响。她猛地想起,2010年3月15日,正是她失踪的那天!这张纸条,难道就是当年团队通过保温瓶传递的那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