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盈畴,天下同庆
第一章 晨曦中的盛典:楚地的晨曦总是带着几分温润的水汽,可今日不同。天还未亮透,村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间便已挂满了朱红绸缎,晨风卷过,绸缎翻飞如火焰,将天边的鱼肚白也染得添了几分暖意。槐树下的空地上,青石板被连夜清扫得干干净净,甚至洒了些清水压尘,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清香与艾草的淡苦,那是村民们特意晾晒的收成,也是庆典该有的味道。
“阿娘,你看那高台上挂的是什么?”一个扎着总角的孩童拽着妇人的衣角,踮着脚尖望向村口最显眼的土台。那土台是三天前由楚地的壮丁们合力夯筑的,台面铺着平整的木板,边缘用新劈的竹竿围起,竹竿上缠绕着黄、红两色绢带——黄色是皇家的尊荣,红色是丰收的喜庆。
妇人顺着孩童的目光望去,眼中满是笑意:“那是给咱们楚地的荣光。等会儿咸阳来的使者,就要在上面宣读陛下的诏令呢。”
说话间,村口的人潮愈发汹涌。楚地的村民们大多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却都把衣裳熨帖得没有半分褶皱;织工们则穿着自己织的锦缎短袄,楚地的稻鱼纹、蜀郡的桑蚕纹在晨光下交织,像是一幅流动的织锦长卷。更远处,各郡的代表们也陆续汇聚而来,上谷郡的农官裹着厚实的麻布披风,庐江郡的水工肩上还搭着测量水位的木尺,酒泉郡的医工背着药箱,药香隐约飘散在人群中。
“秦大人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自动让出一条通路。
秦斩身着玄色曲裾深衣,腰间系着铜钩玉带,步伐沉稳地走来。他的面容算不上俊朗,却带着常年劳作的坚实与果决,眼角的细纹里藏着楚地从荒芜到丰饶的岁月痕迹。他身后跟着几位楚地的核心人物:张阿伯拄着一根枣木拐杖,拐杖头被摩挲得发亮,他的衣襟上还沾着些许麦芒;李婶穿着一身绛红色的织锦袄子,鬓边别着一朵晒干的茜草花,那是她织锦时最喜欢的染料;素问一身素白襦裙,裙摆下露出一双青布绣鞋,药箱被她轻轻挎在臂弯,脚步轻盈;新先生则穿着青色儒衫,手里捧着一卷竹简,目光温和地扫过人群中的孩童们。
四人与秦斩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十八郡的代表,队伍整齐,脚步声在青石板上踏出沉稳的韵律,引得两侧村民纷纷拱手致意,眼中满是崇敬。
“秦大人,一切都准备妥当了。”负责筹备仪式的里正快步上前,低声禀报。
秦斩颔首,目光望向高台顶端。此时,东方的朝阳终于挣脱地平线的束缚,金色的光芒倾泻而下,恰好笼罩住整个高台,将台面的木板染成了温暖的琥珀色。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官道方向传来,烟尘滚滚中,三匹骏马疾驰而至。为首的骑士身着黑色官服,腰佩青铜剑,正是从咸阳赶来的使者。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目光扫过等候的人群与庄严肃穆的高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楚地秦斩接诏——”使者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穿透力极强,瞬间压过了人群的低语。
秦斩与张阿伯等人立刻整理衣袍,面向高台躬身行礼,十八郡的代表紧随其后,整个村口的村民也纷纷屈膝下跪,偌大的场地里,只剩下使者的声音在晨光中回荡。
第二章 青铜匾上的荣光
使者缓步走上高台,身姿挺拔如松。他手中捧着一个朱漆托盘,托盘上铺着明黄色的锦缎,锦缎之上,静静躺着一块青铜牌匾与一卷明黄色的绢帛——那绢帛边缘绣着祥云纹样,正是大秦皇帝的诏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楚地自归大秦以来,兴农耕,促织锦,通商贸,惠民生,引得各郡效仿,协作之风渐盛。今首届丰收庆典,楚地牵头,成果斐然,特授予楚地‘民生典范郡’称号,赐青铜牌匾,以彰其功。”
使者的声音庄重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村民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那些曾经在楚地的田埂上挥洒汗水的村民,那些在织机前日夜劳作的织工,那些为了改良农具而反复试验的工匠,此刻都屏住了呼吸,眼中泛起了泪光。他们想起了几年前楚地的荒芜,想起了秦斩带着他们开垦荒地、引进新粮种的日子,如今,这份来自咸阳的认可,是对他们所有付出最好的回报。
“另诏:丰收庆典彰显大秦民生之盛,显天下协作之谊,自今往后,定为大秦年度盛典,每年秋收之后,由各郡轮流承办,以促全国民生共兴。钦此。”
当“年度盛典”四个字落下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声,如同春雷般响彻楚地的上空。村民们纷纷抬头,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连那些平日里沉稳的郡代表们,也忍不住相互拱手道贺。
“秦大人,请接诏接匾。”使者的声音再次响起,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仪式之中。
秦斩深吸一口气,缓缓直起身,迈步走上高台。他的步伐依旧沉稳,可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他先双手接过那份明黄色的诏令,小心翼翼地卷好,递给身后的新先生保管,随后,目光落在了那块青铜牌匾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