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刚结束。”江见夏点头,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些握着公文包带子。
“感觉怎么样?”他侧过头看她,目光平静,带着纯粹的职场关怀。
“还好,尽力了。”她回答得谨慎。
“不用紧张,”他似乎看出她的拘谨,语气放缓了些,“李总看着严肃,人很公正。王经理是技术出身,问得细些很正常。”
“谢谢林先生提点。”她低声道谢。
“叫我林予冬就好,或者直接叫林予冬也行。”他淡淡地说,“现在不是正式场合。”
电梯平稳下行,数字不断跳动。
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他身上那股清冽的须后水味道,混合着极淡的、可能是办公室咖啡的香气。
江见夏能感觉到自己的侧脸在他的目光范围内,有些微微发烫。
“简历我看过了,”他忽然又说,“很扎实。之前在XX公司的项目经验,和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一个系统优化项目很有共通之处。”
“是吗?”江见夏有些意外,没想到他真的仔细看了。
“嗯。”他颔首,“所以不用担心,你的竞争力很强。”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莫名驱散了她心中大半的不安。
他并没有过多寒暄或提及那莫名其妙的眼熟,只是就事论事地评价她的专业能力,这反而让她觉得更自在,也更被尊重。
“叮”的一声,一楼到了。
电梯门打开。
“我先走了。”林予冬微一点头,率先走了出去,步伐很快,没有回头。
江见夏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旋转门后,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他公私有别,界限分明,那天的眼熟和此刻的“提点”似乎都保持在一条清晰的职业线内,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这让她安心,又隐隐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失落。
两天后,她收到了Offer,职位是财务部的高级会计,薪酬福利比她预期的还要好一些。
她没有犹豫太久,便回复邮件接受了Offer。
新工作很快就开始了。
入职流程繁琐而规范,她被领到财务部一个靠窗的工位。
部门里同事大多年轻,氛围忙碌但不算压抑。
带她的导师是那位王经理,果然如林予冬所说,专业严谨,有点不苟言笑,但指点起来毫不藏私。
她适应得很快,努力让自己沉浸在新的工作环境和业务学习中。
日子变得充实起来,朝九晚六,偶尔加班,和同事一起吃午餐,讨论工作琐事。
那份悬浮感在日常的忙碌中被暂时压了下去。
工作场合,她偶尔会遇到林予冬。
他所在的投资发展部在另一层,但有时会来财务部沟通项目预算或者开会。
每次相遇,他都只是客气地点头致意,称呼她“江会计”或“江见夏”,目光平静无波,和对待其他同事并无二致。
有时在电梯里遇到,他也多是看着手机邮件,或者与同行的同事低声交谈,很少主动与她攀谈。
江见夏渐渐放下了那点不切实际的念头。
他于她,是公司高层,是校友,是一个曾经遥远现在依旧隔着层级的存在。
那点熟悉,大概真的只是错觉吧。
她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出成绩。
转机发生在一个多月后。
公司接了一个重要的并购项目,财务部需要全力配合尽职调查,工作量陡增。
江见夏和几个同事连续加了一周的班,整理海量的历史财务数据。
这天晚上九点多,办公室里只剩下她和一个年轻男同事还在奋战。
男同事负责的部分出了一个难以解释的差异,急得满头大汗。
江见夏做完自己的部分,主动过去帮他核对。
问题有点棘手,涉及几年前的老账目,系统记录和纸质凭证有些对不上。
两人埋头查了快一个小时,还是一筹莫展。
男同事几乎要放弃了,说明天等经理来了再说。
江见夏却拧着一股劲,她不喜欢这种悬而未决的问题。
她重新坐回电脑前,说:“我再看看别的关联科目,会不会是当时分录做错了。”
她又投入地查了半个多小时,眼睛盯着屏幕都快花了,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辅助核算项目里发现了一笔金额相似但摘要模糊的异常记录。
顺藤摸瓜,终于搞清楚了问题所在——是很多年前的一笔跨期费用摊销错误,像一颗埋藏已久的暗雷,在这次彻底清查中被引爆了。
“找到了!是这样!”她长吁一口气,难掩兴奋地叫旁边的同事来看。
男同事凑过来一看,恍然大悟,连声道谢:“夏姐,太感谢了!你真厉害!这都能被你挖出来!不然明天我肯定被骂死!”
解决了难题,两人都轻松起来,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
“夏姐,我请你吃宵夜吧?真的太谢谢你了!”男同事热情地说。
江见夏笑了笑,刚想婉拒,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六月底【校园】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月底【校园】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