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7年,荆州南郡,江陵县。残阳如血,余晖懒散地铺满大地。
一棵大树下,蜷着个蓬头垢面的男孩,身上衣服已看不出原色,烂成了布条。
他叫陆瑁,约莫六岁,正死死捂着不断抽搐的肚子,连呻吟的力气都快没了。他脖子上挂着一枚玉佩,温润的玉石上刻着两个小字——子璋。这算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了。当然,他还有一个秘密。这具身体的芯子,来自两千年后的华夏。魂穿至此已一年有余,他早已消化完原主的记忆。
吴郡陆氏的嫡系子弟,哥哥是未来名震江东的陆逊陆伯言。
可不知为何,这倒霉蛋会流落到千里之外的江陵,活活饿死,最后便宜了自己。
回吴郡?
他想都不敢想,就这小身板,怕是没走出荆州就成了野兽的口粮。
眼下,他每天的食谱就是草根树皮,偶尔运气好能掏个鸟窝。
今天为了口吃的,爬树时失足摔下,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彻底动弹不得。
眼看天色渐暗,林中开始响起不知名野兽的低吼,陆瑁心中一片冰凉。
难道刚穿越就要再死一次?
就在他绝望之际,不远处的草丛一阵晃动,走出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翁。老翁身形清瘦,精神矍铄,行走间步履稳健,丝毫不见老态。
陆瑁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用尽全身力气嘶吼。“老丈!救命!”
老翁闻声望来,目光如电,瞬间就锁定了树下的陆瑁。
“老丈,小子脚崴了,动弹不得,求您救我一命!”
老翁几步便跨到跟前,看到陆瑁的惨状,二话不说,俯身将他轻松抱起。
陆瑁被抱在怀里,闻到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一年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眼眶一热,差点哭出声。
“多谢老丈,多谢老丈……”
老翁抱着他,掂了掂,眉头一皱:“太轻了。”
简单的几句交谈后,老翁开口:“小娃娃,我看你也是孤身一人,若不嫌弃,便随我回茅屋暂住吧。”
陆瑁心中狂喜,却又有些迟疑,他知道这年头收留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老丈若不嫌小子麻烦,小子求之不得。只是……小子已无亲人,怕是……”他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这具身体的亲人,对他而言,只是记忆中的名字。
老翁却佯作生气:“你这娃娃,老夫主动开口,还能有假?这乱世,谁不是飘零人,多你一个,不过是多双碗筷。你若是不嫌老夫这把老骨头,往后就叫我一声爷爷吧。”
闻听此言,陆瑁心中那块悬了一年的巨石,轰然落地。
他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试探着叫了一声:“爷爷?”
“哎!”老翁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将陆瑁放到旁边的石头上坐好,随即蹲下身子,托起他受伤的脚踝。
“忍着点。”
只见老翁双手在脚踝处不轻不重地拿捏几下,一股温热的气流顺着他的指尖渡了过来。陆瑁眼睁睁看着自己肿得像馒头一样的脚踝,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了肿,连疼痛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脚踝便已完好如初。
陆瑁惊得嘴巴张成了“O”型。
这是正骨?不,这他娘的是仙术!这位便宜爷爷,绝对不是凡人!
“走了,回家。”老者站起身,拍了拍手。
陆瑁赶忙点头,亦步亦趋地跟在老者身后。
一老一小,身影在山林间穿行,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几间简陋的茅草屋。
“到了,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茅屋虽简陋,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屋是堂屋,左右各一间卧房,屋外还有个小厨房。
“爷爷,这里很好,谢谢您收留我!”陆瑁由衷地说道,“以后您养老,包在我身上!”
老者被他逗乐了,摆摆手,进屋倒了两杯热茶。陆瑁双手接过,茶水入口,一股暖流从喉头直达胃里,驱散了所有的寒冷与饥饿。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从这杯茶开始,将彻底不同。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陆瑁这才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这位自称姓王的老翁,简直是一部活着的百科全书。
每日清晨,天还未亮,陆瑁就被从被窝里拎出来习武站桩;午后,老翁便手持竹板,为他讲解《孙子兵法》、《六韬》等兵家经典;夜晚,则观星望气,纵论天下大势。
转眼,十一年光阴倏忽而过。
当年那个六岁的王毛小子,如今已是身高一米八的挺拔青年,肩宽背阔,古铜色的皮肤下,是虬结的肌肉。
这一日,山间空地上,陆瑁手持一杆长枪,正在演练。
枪出如龙,搅动风云,枪尖一点寒芒,竟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残影。正是老者所授的《霸王枪法》,据说这套枪法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成名绝技。
一套枪法使完,陆瑁收枪而立,气息沉稳,面不改色。
不远处,王老头捋着胡须,眼中是藏不住的满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