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我又如何忍心弃之!”
声音悲切,闻者无不动容。
人群中的陆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本以为,史书上的记载或有夸大之处,可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刘备的仁德,竟是如此纯粹。
他胸中一股热血上涌,握紧了双拳。
“果然,我没有选错人!”
“爷爷曾说,大势不可改,然小势积多,亦可改大势。如今这局面,便是大势。”
他目光一凝,在混乱的人群中开始搜寻。
“按照历史,接下来便是长坂坡,徐庶之母会在此处被曹军俘虏,导致徐庶这位大才不得不离开刘备。这,便是我可以改变的‘小势’!”
陆瑁眼中精光一闪。
“若能保下徐母,让徐庶继续留在皇叔身边……未来,若是由他和关二爷一同镇守荆州,那荆州,还会那么轻易地丢掉吗?”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他不再迟疑,悄然脱离了人群的主流,如同潜入水中的游鱼,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很快便锁定了目标——一辆被数名兵士小心护卫着,看似普通却透着不凡的马车。
那,正是徐庶母亲的车驾!
陆瑁压低身形,将气息收敛到极致,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刘备携民南撤,队伍宛如一条看不到首尾的长蛇,在荆襄古道上缓慢蠕动。
诸葛亮面色凝重,催马赶上刘备:“主公,追兵不久即至。此地不宜久留,须遣云长往江夏,向刘琦公子求救,教他速起水师,于江陵会合,方有生机。”
刘备当即应允,亲笔修书,命关羽与孙乾领五百军士,火速驰援江夏。又令张飞率部断后,赵云则负责保护家小及徐庶之母。
此时,曹操已稳坐襄阳。荀攸进言:“主公,江陵乃荆襄钱粮府库,若为刘备所据,则如虎添翼,再难撼动。”
曹操冷哼一声,眼中杀机毕现:“我岂会不知!”
他当即下令,于众将中选一员为先锋开道。诸将纷纷请命,却独不见文聘。曹操派人寻来,见他一脸悲戚,便问:“文聘,汝为何来迟?”
文聘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为人臣,不能保其主之疆土,实乃奇耻大辱。卑职心中悲惭,无颜面见丞相!”
言罢,伏地痛哭。
曹操见状,非但未怒,反而亲自扶起,赞道:“真忠臣也!”随即加封其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命他引本部兵马为大军开道。
探马飞报:“刘备携民而行,日不过十数里,距此仅三百余里!”
曹操闻报,当机立断,从各部中精选出五千虎豹骑,厉声下令:“夏侯惇、张辽、许褚、曹仁……尔等率此五千铁骑,星夜兼程,限一日一夜之内,务必追上刘备,将其生擒!”
虎豹骑,乃曹军精锐中的精锐,令出如山,五千铁骑瞬间化作一股黑色的洪流,绝尘而去。
再说刘备这边,三千兵马护着数万百姓,走得异常艰难。队伍中人心惶惶,气氛压抑。
诸葛亮再次找到刘备:“主公,云长去江夏已久,至今杳无音信,恐有变故。为今之计,只有亮亲往江夏走一遭,方能说服刘琦公子出兵。”
刘备知事态紧急,忧心忡忡道:“如此,便有劳军师了。”随即命刘封率五百军士,护送诸葛亮星夜赶往江夏。
送走诸葛亮,刘备心中更添一份不安。他与徐庶、简雍、糜竺等人同行,队伍行进愈发缓慢。
忽然间,一阵狂风平地刮起,卷起漫天尘土,竟将天边的红日都遮蔽了。刘备大惊失色:“此是何兆?”
素来精通阴阳之术的简雍,飞快地在袖中掐算一番,脸色瞬间煞白:“主公,此乃大凶之兆!祸事应在今夜!请主公速速抛下百姓,独自突围!”
刘备闻言,勃然变色:“百姓自新野追随至今,我岂能忍心弃之!”
简雍急得直跺脚:“主公若执意如此,大祸将至啊!”
刘备勒住马,问道:“前方是何处?”
左右答曰:“前方是当阳县,有山名为景山。”
刘备便下令,全军在景山安营扎寨。
时值秋末冬初,夜风寒冷刺骨,四野里尽是百姓的哭泣与呻吟。
到了四更时分,大地突然开始颤抖。西北方向,喊杀声如同雷鸣般滚滚而来,震得人耳膜生疼。
“敌袭!”
刘备大惊,翻身上马,急忙引本部两千兵马迎敌。
然而,未等他整好军阵,黑色的铁骑洪流已然冲至!正是曹操的虎豹骑!
曹军如狼入羊群,铁蹄所至,人仰马翻,势不可挡。刘备率军死战,却被冲得七零八落。
正在危急关头,张飞杀到,丈八蛇矛舞得如同一条黑龙,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保着刘备向东突围。文聘当先拦路,被刘备指着鼻子大骂:“背主之贼,还有何面目见我!”
文聘满面羞惭,竟不敢交战,引兵自投东北去了。
张飞护着刘备,且战且走,直杀到天色大明,身后的喊杀声才渐渐远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