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焦灼的时刻,陆瑁与徐庶率领五千精兵,悄然抵达江陵城外。他们并未急于投入战场,而是奉诸葛亮之命,先在外围扎下营寨,秘密观察战局。
中军帐内,烛火摇曳。陆瑁与徐庶相对而坐,面前铺着一张详细的江陵城防图。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曹仁的布防,以及周瑜的攻城路线和营寨分布。
“子璋,你此番江东之行,亲身体会了周瑜的傲气与曹仁的坚韧,此二人,皆是当世英杰。”徐庶指着地图,沉声说道,“如今周瑜久攻不下,又身负箭伤,士气低落。曹仁虽守城有方,但也已是强弩之末,城中粮草兵员,定然消耗巨大。”
陆瑁的目光在地图上流转,脑海中浮现出在江东与周瑜交锋的场景,以及他亲眼所见的江东军疲惫之态。他沉声道:“元直所言极是。周瑜求胜心切,急躁好胜,如今受挫,必更加急于求成。曹仁则是一味死守,但其兵力有限,一旦我军介入,他必然首尾不能兼顾。”
徐庶捋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军师命我等前来,便是要我们掌握好时机,待两虎相争,俱疲之时,再以雷霆之势,一举夺城。如今看来,这个时机,已然成熟。”
陆瑁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攻城战,更是一场心理战、时机战。他要面对的,不仅是曹仁的坚守,还有周瑜的猜忌和戒备。
“元直,瑁此次出征,军师并未给我设下死板方略,只言让我相机决断,掌握时机。”陆瑁目光坚定,“我深知,此战若能成功,不仅能为主公夺得江陵,更能向江东证明我军的实力,为日后荆州之争奠定基础。”
徐庶微笑着看向陆瑁:“子璋有此雄心,庶甚是欣慰。军师在夏口时,曾言子璋乃智勇双全之将,此言非虚。长坂坡之战,你与子龙七进七出曹军大营,已让天下人知道了你的勇猛无匹,堪称万人敌。乌林之战,你以千人精卒,运用游击战术,将曹操名将徐晃打得找不到北,更是让天下人知道了你不仅勇猛,更是一位用兵奇才。”
徐庶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而今日这江陵争夺战,便是你陆子璋真正扬名立万,震慑天下之时!你将以五千精兵,硬生生将曹仁和周瑜这两支大军,都打趴下!”
陆瑁闻言,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他知道,徐庶是在激励他,也是在提醒他肩上的重担。
“元直,你我当如何部署?”陆瑁问道。
徐庶指着地图,与陆瑁开始细致地谋划起来。他们深知,以五千之众,想要同时“打趴”曹仁与周瑜的两支大军,绝非硬碰硬的正面较量,而必须是奇谋迭出,攻心为上。
“周瑜久攻不下,心浮气躁,必定会冒险出击,甚至不惜代价。而曹仁则会趁机反击,以求缓解城内压力。”徐庶分析道,“我军可利用这一点,先虚张声势,在江陵城外曹军与江东军的交界处,布下疑兵,做出我军将要发动总攻的假象,引诱周瑜更加猛烈地攻城,也让曹仁更加死守。”
陆瑁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然后,我们可派一支精锐,绕道偷袭曹仁的侧翼或后方,制造混乱。同时,我军主力则趁着周瑜与曹仁两败俱伤之际,直取江陵城门!”
“正是如此!”徐庶抚掌赞道,“但最关键的,是攻心!周瑜受伤,士气不振,曹仁孤立无援,皆有崩溃之兆。我军需在关键时刻,放出流言,散布曹操已死,或援军无望的消息,彻底击垮他们的斗志!”
两人连夜部署,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东方泛起鱼肚白,但江陵城上空依然乌云密布,预示着又一场血雨腥风。
周瑜的江东军再次发起猛攻,喊杀声震天动地,攻城器械轰鸣不绝。巨大的投石车将磨盘大的石块砸向城墙,撞城车“轰隆”作响,试图撞开城门。云梯如林般架起,江东将士冒着箭雨向上攀爬,前赴后继。城下,周瑜的营帐中,他强忍着右胁的剧痛,脸色苍白却眼神凶狠,咬牙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今日拿下江陵。
曹仁则指挥城中守军拼死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不断砸下,城头战况惨烈至极。双方都已筋疲力尽,战况进入了最惨烈的白热化阶段。城墙内外,血肉横飞,哀嚎遍野,仿佛人间炼狱。
就在此时,一股新的力量突然介入战场。
一支旗帜鲜明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江陵城外东南方向,距离江东军主营约五里的高地之上。旌旗招展,鼓声震天,五千精兵整齐列阵,如同黑压压的乌云,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正是陆瑁率领的刘备军!他们没有直接加入攻城或守城的行列,而是在高地上按兵不动,却迟迟不肯出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内城外的曹军和江东军都为之一愣。
“是刘备军!”周瑜在营帐中得知消息,心中既惊又怒。他本以为刘备军会直接加入攻城,分担压力,却没想到陆瑁摆出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架势,这让他感到极度不快,加剧了他急于求成的焦躁。他认为陆瑁这是想等他周瑜拼得两败俱伤后,再来坐收渔利。这份傲气,让他对刘备军的“帮助”感到极度不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