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凤离开书房后,关羽放下《春秋》。他那双素来威严的丹凤眼,此刻却透着一丝罕见的柔和与沉思。他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她方才活泼的言语,以及她眼中对习武和报国的憧憬。
“凤儿啊……”关羽轻声呢喃,长髯在胸前微微颤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那个跟在他身后,咿呀学语的小小身影,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继承了自己的英武,也融合了母亲的温柔,性情直爽,武艺初成,更有一颗不让须眉的忠义之心。
关羽心中升起一股为人父的骄傲,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丝淡淡的忧虑。女儿今年已是十六岁芳龄,按照习俗,也到了该说亲论嫁的年纪了。
他叹了口气。关家有女,自当许配英雄。可这天下英雄虽多,能入他关羽法眼的,却寥寥无几。他大哥刘备自不必说,乃世之枭雄,仁德盖世。三弟张飞虽勇猛无双,却性情粗犷。至于其他将领,虽各有长处,但在关羽心中,总觉得与自己女儿的匹配度,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他希望女儿能嫁给一个既有武勇,又有智谋,且能与她志同道合,共同匡扶汉室的男子。一个能配得上他关羽女儿的英雄,岂是等闲之辈?
就在这时,关羽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了陆瑁的身影。
方才女儿口中的“陆瑁”,以及自己对他的评价,此刻在关羽心中越发清晰。
“他可是曾与你子龙叔叔一起,在长坂坡那等绝境之中,杀得七进七出,二人一人一骑冲阵,从百万曹军之中,救出阿斗少主的人!”那份武勇,那份胆魄,丝毫不逊色于他关羽,甚至可与赵云并肩。
“乌林一战,他以区区千人精卒,运用那神鬼莫测的游击战术,昼夜袭扰曹操的后方,将曹操麾下名将徐晃,打得找不到北,后勤辎重尽毁,让曹军溃不成军!”那份智谋,那份用兵之术,连诸葛军师都赞不绝口,自己也深感佩服。
“更不必说前些日子,他率五千精兵,在周瑜与曹仁两败俱伤之际,巧夺江陵!”这份功勋,这份能力,足以震慑江东,为主公刘备立下不世之功。
关羽再次摸了摸自己的长髯,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他回想起陆瑁今日在街上与女儿相撞时的表现——虽然有些失神,但言语诚恳,态度谦逊,并无半点傲气。而女儿提到他的武艺时,他也没有趁机炫耀,反而谦虚以对。这份内敛与沉稳,更让关羽欣赏。
陆瑁的武勇,已得赵云认可,甚至在长坂坡与赵云并驾齐驱。陆瑁的智谋,已得诸葛亮赞许,甚至在乌林和江陵两场战役中,展现出不逊于军师的奇才。他年纪轻轻,便已名扬天下,前途无量。
关羽心中暗自盘算着。陆瑁今年,也才不过二十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建功立业的年纪。而凤儿,也已十六岁,正是花季。两人年纪相仿,且都心怀匡扶汉室的志向,又都是武艺高强,文武兼备。
这般思量下来,关羽那颗素来高傲的心,竟渐渐有了定论。他觉得,陆瑁此人,无论武勇、智谋、品性,皆是人中龙凤,实乃良配。若能将凤儿许配给陆瑁,不仅能为女儿寻得一个好归宿,也能为主公刘备的霸业,再添一份坚实的力量。
关羽的嘴角,罕见地勾起一丝微笑。他再次拿起《春秋》,但此刻,书中的字句,已不再是他思考的重心。他的心中,已然开始默默地为女儿和陆瑁,描绘起一幅美好的未来图景。
他,关羽,平生除了大哥刘备,从不佩服他人。但若论女婿……陆瑁,他当得起!
次日清晨,江陵城太守府。
刘备早早便已起身,此刻正与诸葛亮、徐庶二人在书房议事。烛火将熄未熄,窗外天色刚刚泛白,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清冷的湿意。案上堆满了公文竹简,三人正就荆南四郡的攻取方略进行着细致的讨论。诸葛亮羽扇轻摇,侃侃而谈,徐庶则不时补充自己的见解,刘备则认真聆听,偶尔提出疑问,整个书房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高效的氛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不多时,亲兵入内通报:“启禀主公,二将军求见!”
刘备微微一愣。关羽素来沉稳,若非军国大事,甚少在如此清早便来求见。他看了一眼诸葛亮和徐庶,两人眼中也闪过一丝疑惑。
“快快有请!”刘备吩咐道。
片刻后,关羽身着一袭青袍,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书房。他那素来威严的面庞上,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或者说,是一种不同于往日的严肃与慎重。他那引以为傲的长髯,也似乎比往常捋得更勤了些。
“大哥,军师,元直!”关羽抱拳行礼,声音比平日里略显低沉。
“二弟快请坐!”刘备连忙起身相迎,指了指一旁的座位,关切地问道,“二弟今日来得如此之早,可是有何要事?”
诸葛亮和徐庶也起身回礼,目光中带着一丝好奇。他们素知关羽性情,若非大事,绝不会露出这般神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