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岁末。
江东的天空,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连日不绝的寒雨,将整个柴桑城笼罩在一片湿冷与压抑之中。都督府内,往日里那股肃杀的军旅之气,如今却被浓重的药味和挥之不去的哀愁所取代。
周瑜,这位名震天下的江东大都督,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正静静地躺在病榻之上。他那张曾经俊美无俦、意气风发的脸庞,此刻已是蜡黄一片,双颊深陷,只有那双依旧锐利的眼眸,在偶尔睁开时,才会流露出一丝昔日“美周郎”的神采。
自刘备携孙尚香成功逃回荆州之后,周瑜便箭疮复裂,怒火攻心,一病不起。尽管孙权请遍了江东名医,用了无数珍稀药材,也只能勉强吊住他的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子敬……”周瑜费力地转过头,看着守在床边,双眼红肿,神情憔悴的鲁肃,声音嘶哑地说道。
“公瑾,我在这里。”鲁肃连忙握住他冰冷的手,哽咽道。
“我……我不甘心啊……”周瑜的眼中,燃起一团炽热的火焰,那是他一生骄傲与雄心的最后回光返照,“既生瑜,何生亮……我……我谋划一生,竟……竟始终被那诸葛村夫,压过一头……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鲁肃连忙为他抚胸顺气,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公瑾,你莫要再想这些了,好生休养,身体要紧啊!”
“休养?”周瑜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说不出的凄凉,“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子敬,你附耳过来,我……我有遗言,要……要托付于你……”
鲁肃强忍悲痛,将耳朵凑到周瑜嘴边。
只听周瑜用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死之后……主公必会问你,何人可代我……你……你一定要向主公……力荐一人……”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呼吸也越来越微弱。
“此人……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子敬啊……我知你……志在联合刘备,共抗曹操……此乃远见……我……我之前……多有偏颇……江东……江东的未来……就……就拜托你了……”
话音未落,周瑜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那双曾令无数英雄胆寒的眼眸,永远地失去了神采。
一代名将,江东的擎天玉柱,周瑜,周公瑾,薨。年仅三十六岁。
“公瑾——!”
鲁肃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响彻了整个都督府,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周瑜的死讯,如同一场八级地震,瞬间震动了整个天下。
曹操在许都听闻此事,正在宴饮,竟失手打翻了酒杯,抚掌大笑道:“周瑜死,孤无忧矣!”
而远在荆州的刘备集团,在收到消息后,气氛却显得有些复杂。
太守府的议事厅内,刘备手持江东传来的讣告,长叹一声,神情复杂地说道:“公瑾青年早夭,实乃天下之憾事。想当初赤壁鏖兵,若非公瑾,我等早已是冢中枯骨。此人虽与我为敌,却也是一代奇才,可敬,可叹!”
张飞却在一旁撇嘴道:“大哥就是心善!那周瑜小子,心胸狭窄,三番五次想害大哥性命,如今死了,正好!咱们正好趁机,把整个荆州都拿回来!”
“三弟,休得胡言!”关羽沉声喝止,但他抚着长髯的手,也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平静。周瑜一死,江东水师群龙无首,对于荆州的防务而言,无疑是少了一个天大的威胁。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手持羽扇,面色平静,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他与周瑜,是对手,是敌人,却也是这世上,最了解彼此的知音。如今知音凋零,他心中亦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寥。
“主公,”诸葛亮缓缓开口,“周瑜虽死,但江东不可小觑。孙权乃人主之才,其麾下尚有张昭、鲁肃等重臣,程普、黄盖等宿将,更有甘宁、凌统这等虎将。我等此刻,非但不能趁人之危,反而应当遣使吊唁,以示盟友之谊,安其之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主母尚在此处。于情于理,我等都当有所表示。”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军师所言极是。只是……派何人前往,才能既显我方诚意,又不至被江东刁难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亮,愿亲往柴桑,祭奠公瑾。”
“什么?!”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军师,万万不可!”关羽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江东众人,皆恨你入骨,言你三气周瑜,致其殒命。你此去,与自投罗网何异?”
“是啊,军师!”张飞也急道,“要去也是俺老张去!谁敢动你,俺一矛戳死他!”
诸葛亮却摇了摇羽扇,胸有成竹地笑道:“二位将军勿忧。亮此去,名为吊丧,实为探情。一看孙权在周瑜死后,会用何人执掌兵权;二看江东文武,对我方是战是和。况且,亮此去,亦是为全与公瑾之一段‘知音’之谊。江东众人,若还有半分气度,便不会为难亮一个前来吊丧的客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