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十三年,冬。
肃杀之气,弥漫了整个中原。
仿佛是一声无声的号令,蛰伏了两年之久的战争巨兽,在这一刻,同时睁开了它血红的双眼。
魏国,洛阳。
魏明帝曹叡,亲临城头,为西征与南征的大军送行。
“奉天子诏,征西将军邓艾,率军十五万,出函谷关,兵锋直指潼关!”
“奉天子诏,大司马曹休,总领大军二十万,南征荆襄!”
令旗挥动,尘土漫天。
西线,邓艾的十五万大军如同一条土黄色的巨龙,蜿蜒而出,他们的目标并非攻城,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在弘农郡故地重新构筑防线。
曹叡的目的无比明确——用十五万大军,在潼关之前,给陆瑁打造一个巨大的笼子!
长安就在潼关之后,那是大汉的新都,是刘禅的皇庭。
陆瑁,他不可能放弃潼关,他必须,也只能被死死地钉在那里!
东线,曹休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声势浩大,如黑云压城。
行至南阳,大军一分为二。
名将郝昭,领五万精兵,向西折转,于武关之前,依山傍水,安营扎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挡住任何可能从武关或东三郡方向杀出来的蜀汉兵马,为大司马的主力,扫清一切后顾之忧。
而曹休本人,则亲率剩下的十五万主力,旌旗如林,刀枪如雪,朝着蜀汉在荆州的桥头堡——襄阳城,滚滚压去!
与此同时,长江之上。
东吴新任大都督诸葛恪,立于一艘巨大的楼船船头,江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
在他的身后,是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东吴水师!
“传我将令,全军出击,目标,江陵!”
十万东吴水陆大军,顺流而上,其兵锋,与北方的曹休遥相呼应,直指荆州的心脏!
东西两线,四十万大军同时发动!
曹魏与东吴,这一次,倾尽了血本,要用雷霆万钧之势,将刚刚还都长安,看似欣欣向荣的大汉,彻底碾碎!
……
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如同雪片一般,飞入了长安,也飞入了蜀汉各处边关的帅帐之中。
潼关。
帅帐之内,陆瑁看着手中那份写满了魏军动向的军报,非但没有半分凝重,反而笑出了声。
“有意思。”
他将竹简扔在案上,对帐下众将笑道:“曹叡这是下了血本啊,派十五万人来给我修长城,就为了把我困在这里。”
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司马,邓艾他这是要用空间换时间,将你拖在此处,好让曹休与诸葛恪在荆州从容下手啊!”
“他想拖,就拖得住吗?”陆瑁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兴奋,“传我将令,全军按兵不动,每日操练如常,酒肉管够。我倒要看看,他邓艾这十五万人,在弘农郡那片鸟不拉屎的空地上,能撑多久!”
他嘴上说着不动,手指却在地图上,从潼关画出了一条诡异的弧线,最终落在了武关的方向。
武关,帅帐。
“哈哈哈!好!好一个郝昭!居然敢带着五万人就想挡住老子的路!”
魏延一把将手中的军报拍在桌上,豹眼中满是狂热的战意。
“防守?老子的字典里,就他娘的没有这两个字!”他对着帐下诸将吼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老子要亲手去会一会郝昭,看看是他的乌龟壳硬,还是老子的刀快!”
而此时,整个战局的暴风眼,荆州襄阳城。
城楼之上,气氛凝重如铁。
关平一身重甲,手按着腰间的青龙偃月刀,遥望着北方那隐约可见的烟尘,脸色铁青。
“十五万……曹休这个老匹夫,还真看得起我!”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激怒的悍勇。
而在他身旁,一身儒衫的姜维,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的目光,在地图上襄阳与江陵两点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关将军,”姜维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曹休的十五万大军只是其一,更要命的,是诸葛恪的十万水师。”
关平猛地回头,眼中布满血丝:“伯约,你说,该怎么办!”
姜维没有立刻回答。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城下。
那里,七百名身穿黑色劲装,背负奇特弓弩的士卒,已经集结完毕。他们每一个人都沉默如山,眼神却锐利如鹰。
无当飞军。
姜维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冰冷的弧度。
“关将军,敌军势大,不可力敌,当寻其破绽。”
长安,未央宫。
自大战开启,这座见证了汉家数百年荣光的宫殿,便成了整个大汉帝国不知疲倦的心脏。宫灯彻夜不熄,信使的马蹄声从未在长乐宫门前的石板路上断绝。
所有的军报,最终都汇集到丞相府,再由诸葛亮亲自呈报给天子。
此刻,偏殿之内,巨大的堪舆图铺满了整个地面,上面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双方的最新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