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六点的城东零碳项目地块,薄雾还没散尽,土壤热响应测试的设备已经架设完毕。苏晚穿着工装外套,手里拿着TRT测试法的操作手册,指尖在“导热系数标准范围1.5-2.0 W/(m·K)”的标注上反复摩挲——这是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参数,一旦偏差超过10%,整个系统的能耗计算都会失效,直接影响零碳项目的达标。
“苏工,设备都调试好了,德国团队的远程监控也已连接,就等八点准时开始测试。”技术部的小李擦了擦额角的露水,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顾总特意交代,让我们多派两个人盯着传感器,防止有人动手脚。”
苏晚点点头,目光扫过不远处的临时围栏——昨晚顾沉舟已经安排了保安巡逻,还加装了四个监控摄像头,覆盖测试区域的每个角落。她刚想叮嘱小李再检查一遍传感器接线,就看到陈曦抱着一个工具箱快步走来,身上的工装还沾着泥土:“苏工,我早上六点就过来了,把每个传感器的接地电阻都测了一遍,全部在4Ω以下,符合要求。另外,我还带了备用传感器,万一出现故障,能立刻更换,不耽误测试进度。”
苏晚有些意外,接过陈曦递来的检测记录:“你怎么来得这么早?不用这么急着适应工作节奏。”
“我之前在华建做过类似的测试,知道这种关键参数的测试容不得半点马虎。”陈曦翻开工具箱,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万用表、示波器和备用零件,“而且顾总昨天跟我说,张涛可能会来干扰,我想着多个人多份保障——毕竟,我比你们更了解张涛的做事风格。”
苏晚心里一动,陈曦的话印证了她之前的猜测。她刚想追问,顾沉舟的车就停在了旁边,他拎着两个保温袋走过来,自然地把其中一个递给苏晚:“阿姨早上煮的南瓜粥,放了点小米,你胃不好,先垫垫。测试开始前,我跟保安队长确认过,凌晨五点有个陌生男子试图翻越围栏,被保安拦下后说是走错路,现在已经被劝离,但咱们还是要多留意。”
苏晚接过保温袋,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指——他应该是一早去了保安室查看监控,才赶过来的。她低头喝粥,眼角的余光瞥见陈曦正在认真检查传感器的数据线,心里对这个新员工的好感多了几分——不仅专业扎实,还足够细心,没有因为“华建背景”而显得疏离。
上午八点,测试准时开始。苏晚坐在监控电脑前,看着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初始导热系数1.82 W/(m·K),热扩散率0.8×10?? m2/s,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德国团队的远程会议界面里,米勒总监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数据很稳定,贵方的前期准备做得很充分,继续保持。”
然而,就在测试进行到第40分钟时,屏幕上的导热系数突然开始飙升,短短五分钟内从1.82跳到2.57 W/(m·K),远超标准上限。小李惊呼一声:“怎么回事?传感器故障了吗?”
苏晚立刻起身:“小李,立刻暂停测试!陈曦,跟我去检查现场传感器;顾总,你联系德国团队,说明情况,争取半小时缓冲时间。”
三人快步跑到测试井旁,陈曦蹲下身,用万用表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电压异常!从5V降到了2.3V,应该是数据线被人动过手脚!”她顺着数据线排查,很快在围栏角落发现了问题——一根数据线的绝缘层被划破,露出的铜芯还沾着泥土,显然是有人故意破坏。
“是早上那个翻越围栏的人干的!”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几分冷意,他调出手机里的监控录像,画面里清晰显示,凌晨五点半,一个穿着灰色卫衣的男子在围栏外徘徊,趁保安巡逻间隙,用刀片划破了靠近围栏的数据线,然后快速逃离。
“这个人我认识!”陈曦突然开口,指着监控里的男子,“他是张涛的远房侄子,之前在华建负责现场杂务,上次我跟张涛提过‘热回收系统参数异常’,他就派这个人去篡改过测试数据,后来被我发现,才没酿成大错!”
苏晚心里一沉,张涛果然没放弃干扰项目。她刚想安排人更换数据线,顾沉舟就拿出手机:“我已经让技术部送备用数据线过来,十分钟就能到。另外,我联系了派出所,把监控录像发过去了,他们会派人调查,避免这个人再过来捣乱。”
十分钟后,备用数据线送达。陈曦熟练地接线、调试,动作麻利:“苏工,接线完成,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可以重新开始测试了。”
上午九点十分,测试重新启动。这次,顾沉舟安排了两名保安守在测试井旁,陈曦则拿着示波器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的导热系数稳定在1.81 W/(m·K),和初始值几乎一致。米勒总监在远程会议里说:“虽然出现了小插曲,但贵方的应对很及时,数据可信度很高。接下来,我们可以推进地源热泵系统的详细设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脉之心破渊者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