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荷第一次遇见李鹤彪,是在一个下着细雨的春日下午。
市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阅览区,她为了完成毕业论文而来查阅资料。雨滴轻敲着玻璃窗,室内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她抱着一摞书转身时,不小心撞到了身后的人,手中的资料散落一地。
“对不起,我没注意到身后有人。”一个温润的男声响起,随即蹲下身帮她拾捡。
江映荷抬头,看见一双深邃的眼睛,睫毛很长,鼻梁高挺,下颌线条分明。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一块不太起眼却质感颇佳的手表。
“没关系,是我转身太急了。”她感觉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热,匆忙低头收拾散落的纸张。
他们的手指在捡拾最后一页资料时不经意相触,江映荷像被微弱的电流击中般迅速缩回手。那人微微一笑,将资料整理好递给她。
“李鹤彪。”他简单自我介绍。
“江映荷。”她接过资料,注意到他手上有几处不太明显的茧子,与他整体温文尔雅的气质不太相符。
那是他们初遇的场景,平凡得如同万千相遇中的任何一个,江映荷却在那晚的日记中写下:“今日遇一人,眼若深潭,心泛涟漪。”
后来她才知道,李鹤彪是附近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比她大两岁,主修机械工程。江映荷是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原本两人的生活轨迹如同平行线,若非那次碰撞,永无交集。
江映荷开始了她的追求。室友笑她一反常态的主动,她只是红着脸说:“遇到对的人,性别界限就不重要了。”
她会在周三下午特意绕路去理工大学的食堂,因为知道那天李鹤彪会在那里吃晚饭;她会借阅他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只为有理由发消息与他讨论;她记得他随口提过的每一件小事,喜欢甜食但不常吃,讨厌洋葱,咖啡要加两份奶,下雨天左膝会隐隐作痛。
或许她是李鹤彪众多追求者中最用心、最坚持的一个。三个月后,李鹤彪终于答应了与她在一起。
那天他捧着她的脸,认真地说:“我不轻易开始一段感情,一旦开始,就会全力以赴。”
江映荷觉得这是她二十二年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恋爱中的李鹤彪温柔体贴,对她极尽耐心。他会在她熬夜写论文时送来热粥;会在她生理期痛经时用手掌温热她的腹部;会记住她随口提到的喜欢的东西,然后悄悄买来送给她。
他们像所有普通校园情侣一样,在自习室并肩学习,在食堂互相喂食,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手牵手漫步校园。
江映荷最喜欢的是他们周末的小约会。李鹤彪虽然经济条件似乎一般,却总是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他们会去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带着自制午餐去公园野餐,或者只是单纯地骑着共享单车在城市中探索未知的小巷。
一个夏夜,李鹤彪带她去了游乐园夜场。夜幕降临时,园区灯火璀璨,他们坐上了摩天轮。当车厢缓缓升至最高点,整座城市的夜景在脚下铺展开来,霓虹闪烁如星河倒坠。
李鹤彪轻轻托起她的脸:“听说在摩天轮最高点接吻的情侣,永远不会分开。”
他们的吻轻柔而绵长,江映荷闭上眼睛,感受到他温热的气息和加速的心跳。分开时,他抵着她的额头低语:“要一直在一起哦。”
“一定会的。”她回应,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那一刻,她确信自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交往半年后,江映荷开始注意到李鹤彪身上的一些异常。
他从不提及家人,每当她问起,总是轻描淡写地转移话题。他的手机总是设置静音,偶尔接到电话会走到远处接听。有时他会消失几小时甚至大半天,回来后只是简单解释“有点事情处理”,不多透露半分。
最让她困惑的是,李鹤彪明明看起来经济条件普通,却总在某些细节上流露出与她认知不符的品味。他认得高档餐厅的礼仪,对红酒有超出常人的了解,即使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质地和剪裁也都显露出不菲的价值。
有一次,他们在商场闲逛,江映荷被橱窗里一件漂亮的蓝色连衣裙吸引。李鹤彪瞥了一眼标签,轻声说:“这个牌子的副线,做工一般,不值这个价。”
她惊讶地转头:“你怎么知道?”
李鹤彪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以前打工时接触过服装行业。”
江映荷虽然疑惑,但爱意让她选择了信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她尊重他的隐私,相信有一天他会主动向她敞开心扉。
秋季学期开始时,李鹤彪说他需要更多时间准备毕业论文和项目,见面的次数减少了。江映荷体贴地表示理解,每天通过短信和电话与他保持联系。
他的回复时而及时,时而延迟数小时,解释说是在实验室不方便看手机。江映荷不曾怀疑,总是叮嘱他注意休息,按时吃饭。
十月中旬的一个周五,他们约好一起吃晚饭。江映荷提前到了约定的餐厅,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李鹤彪却没有出现。电话直接转到了语音信箱,短信已读却不回复。担心他出了意外,江映荷几乎要报警时,才收到一条简短的消息:“临时有事,下次补偿。对不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