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薇推开办公室门时,正撞见运营部的小王抱着一摞报表,急匆匆地往技术部跑,差点撞在门框上。小王手里的报表散落一地,有市立大学的销售数据,有师范学院的用户反馈,还有机电职院服务点的筹备清单。
“怎么这么急?”林薇薇弯腰帮他捡报表,指尖触到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数据不是应该昨天就整理好给我吗?”
小王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薇薇姐,昨天刚把市立大学的销售数据整理完,师范学院又发来试点反馈,机电职院还催着要服务点的运营流程,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刚才技术部说小程序有个小bug,我还得过去对接,生怕耽误了明天的用户体验。”
林薇薇看着小王眼底的红血丝,心里忽然咯噔一下。这段时间,随着合作高校从1所增加到4所,团队里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负责商务的陈默既要跟进新高校的洽谈,又要对接老合作方的需求;技术部的老周既要维护小程序,又要开发新功能;运营部更是一人身兼数职,既要管销售数据,又要盯服务点运营,还要处理用户投诉。之前规模小时,这种“全员打杂”的模式还能应付,现在项目扩大,弊端越来越明显:有人忙得连轴转,有人却没事可做;工作交叉重叠,出了问题还找不到责任人。
“先把报表放我这儿,你去技术部对接bug,对接完来我办公室一趟。”林薇薇把报表抱在怀里,看着小王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已经有了决定——必须立刻调整团队分工,让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跟上项目发展的节奏。
回到办公室,林薇薇把报表摊在桌上,拿起笔在纸上列出现有团队成员的名单和各自的优势:陈默擅长沟通谈判,之前谈下市立大学和师范学院的合作都很顺利;老周技术功底扎实,对小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了如指掌;小王细心负责,对各高校的运营数据很敏感;客服主管李娜擅长处理用户问题,能快速安抚投诉的学生;采购部的小李熟悉供应链,跟供应商的关系很好。
“之前是把人当‘万金油’用,现在得按专业分工,让每个人都发挥最大价值。”林薇薇在纸上画了四个板块:技术组、商务组、运营组、统筹组,然后开始分配人员。
下午两点,林薇薇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宣布了分工调整方案。她把写好的分工表投影在屏幕上,清了清嗓子:“现在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之前的分工已经跟不上节奏,今天咱们重新明确职责,每个人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提高效率。”
屏幕上,技术组的成员名单清晰列出:老周任组长,带领两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小程序的维护和升级。林薇薇指着这一栏解释:“技术组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是保障现有小程序的稳定运行,比如修复bug、优化加载速度;二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新功能,比如之前学生提的‘团购功能’‘打印预约功能’。以后技术方面的问题,都由老周统一对接,不用再让运营或商务的同事帮忙传话。”
老周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之前又要修bug,又要跟高校对接需求,确实分身乏术。现在专注做技术,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功能优化上,争取让小程序的体验更好。”
接下来是商务组。陈默任组长,带领一名商务专员,专注于洽谈新的高校合作,同时维护现有合作高校的关系。“商务组的工作分两块:一是拓展新合作,重点对接周边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争取月底前再谈下2所高校;二是维护老合作,每周跟各高校的学生会对接一次,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林薇薇补充道,“以后采购方面的对接,商务组不用管,交给采购部的小李,你们专心做高校合作。”
陈默兴奋地搓了搓手:“太好了!之前又要谈合作,又要帮着采购物资,总觉得两边都没做到位。现在能专注做商务,我有信心月底前再谈下两所高校!”
然后是运营组。小王任组长,带领两名运营专员,分管不同高校的服务点。“运营组分四个小组,分别对接市立大学、师范学院、机电职院、护理职院。每个小组负责自己分管高校的运营:一是统计销售数据,每周出一份运营报告;二是监督服务点的日常运营,比如货架整理、库存补充;三是收集用户反馈,及时反馈给技术组和商务组。”林薇薇看着小王,“以后运营数据不用再汇总给我,你们先做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方向,再跟相关部门对接。”
小王激动地直点头:“之前管四所高校的运营,数据杂乱无章,现在专人专管,肯定能做得更细致。我明天就跟两个同事分工,每人负责两所高校,确保运营顺畅。”
最后,林薇薇宣布自己任统筹组组长,负责协调各环节工作:“我主要做三件事:一是统筹各部门的工作进度,确保大家目标一致;二是解决跨部门的问题,比如技术组和运营组对接新功能需求,商务组和采购部协调物资供应;三是制定整体的发展计划,比如下个月的推广方案、下季度的合作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