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们也都友善地笑着点头,用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表示欢迎。这种扑面而来的、质朴而热烈的邻里之情,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淡了周文瑾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和对环境的失望。
“谢谢孙大姐,谢谢大家。”周文瑾捧着温热的水碗,感受着那份真诚的关怀,心里暖和了许多。
孙大姐又风风火火地帮忙收拾了一下,叮嘱了生火墙、烧炕的注意事项(“晚上炕烧热点,但小心别烫着,后半夜容易凉,得起来添把火”),又说了去哪里打水、哪里领煤核(掺了土的煤末,为了节约好煤)、哪里买菜换粮票等一堆生活琐事,这才带着邻居们告辞,留给他们小两口独处的时间。
房间里安静下来。周文瑾环顾着这个极其简陋、家徒四壁的小屋。她走到炕边,摸了摸那冰冷的炕席,又看了看那黑黢黢的灶台和火墙。
林瀚章有些忐忑地看着她:“文瑾,对不起,条件实在太差了……委屈你了。”
周文瑾转过身,脸上并没有抱怨和委屈,反而露出一丝平静而坚定的微笑。她轻轻摇了摇头:“没什么委屈的。你不是一样住在这里?千千万万的工人家庭不都住在这里?这里是‘夹皮沟’,但也是咱们的家。”
她开始打开行李,一边整理,一边轻声规划着:“这里虽然小,收拾干净了也一样住。明天我去领点旧报纸,把墙壁再糊一层,能挡风,也亮堂些。炕席有点薄,咱们不是带了条旧毯子吗?可以垫在下面。窗台这里可以放个桌子,给你看书用。灶台边上可以搭个架子,放碗筷……”
她的语气平和而专注,仿佛不是在面对一个艰苦的环境,而是在经营一个真正的小家。她深知,林瀚章在工地上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辛苦,她不能再让他为家里的事情分心。把这里打理好,让他回来能有个相对舒适的歇脚之处,是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她支持他建设事业的方式。
尽管这与她曾经想象的安定生活相去甚远,但她的决心已然坚定。这个小小的、冰冷的“干打垒”,将是他们在北方扎根的起点,是她让丈夫毫无后顾之忧地去战斗的、最稳固的后方。
窗外,北风呼啸,“夹皮沟”的夜晚寒冷而漫长。但在这间刚刚点亮一盏小煤油灯的简陋小屋里,却开始有了家的温度和气息。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江奔流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