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仿佛是有人刻意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屋内的人。这阵脚步声在门前戛然而止,紧接着是一阵轻柔的敲门声,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报告!"一个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正是叶修的声音。他的声音透过门板,清晰地传入屋内每个人的耳中。
随着叶修的声音落下,门缓缓地被推开,一道身影出现在门口。那是陈墨,他的出现让屋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没有穿着厚重的大衣,而是身着一套笔挺的常服,肩上的四颗五角星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令人敬畏的冷光。
陈墨的身后紧跟着叶修,他怀中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闪烁着某种复杂的曲线图。王庆瑞的目光落在叶修身上,突然感到一阵惊讶。他怎么也想不到,半年前在团里实习的叶修,竟然会跟在师长的身后一同出现。
王庆瑞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实在想不明白,师长为何会带着这个据说已经调到总参核心部门的叶修一同前来。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
"坐,都坐。"陈墨摆摆手,自己拉过把椅子坐下,单刀直入主题 :
"我不是来听检讨的。这场演习,本来就是军区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短板,精心设计的一剂'苦药'!"
他示意叶修把电脑转过来,屏幕上显示的是演习中各环节的时间轴与效率分析图。一条红线从"目标发现"开始,曲折地穿过"连级上报"、"营级研判"、"团级决策"、"师指协调"等十几个节点,最终抵达"火力释放",活像一条奄奄一息的蚯蚓。
下面由叶修少校来介绍这次实战演习中的问题。正当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墨身上时,陈墨突然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站在旁边的叶修,这一举动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会议室里原本沉闷的气氛,瞬间引起了全场人员的高度关注。
叶修面不改色地迎着众人的目光,他的手指顺着红线缓缓滑动,那红线就像是一条蜿蜒的蛇,在屏幕上显得格外刺眼。“这就是我们的‘神经传导速度’!”叶修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比二战时的德军快不了多少!........”
将近十分钟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们不禁想起了那场惨烈的战争。而现代战争呢?叶修并没有给大家太多时间去思考,他迅速敲击键盘,屏幕上随即跳出了另一组数据。
“海湾战争中,美军从发现到打击的平均时间,是这个!”叶修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那数字如同恶魔一般在屏幕上跳动——“5分37秒”。
这组数字就像一把利剑,无情地刺破了会议室里的空气,让人感到一阵窒息。王庆瑞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数字,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三营那些满脸硝烟的小伙子们。如果防空火力能早二十分钟到位,如果炮兵能快三分钟覆盖,如果……无数个“如果”在他的心头盘旋,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首长,"王庆瑞突然站起来,声音沙哑却坚定,“702团请求作为军区信息化改革试点单位!”王庆瑞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和信心。他的目光紧盯着叶修的电脑,仿佛那里面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性。
“这套新系统,”他继续说道,带着独特口音的声音略微提高,“我们要在全团铺开!从团指到单兵,从侦察到火力,彻底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王庆瑞的话语如同战鼓一般,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王庆瑞与陈墨的目光交汇,两人的眼中都跳动着同样的火焰——对改革的渴望和对成功的期待。王庆瑞缓缓点头,表示对陈墨的支持和认可。
“这正是我来这里的目的。”陈墨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但改革不是换套设备那么简单,这意味着指挥体系的重构,权力链条的重塑,甚至……”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赵刚,“思想观念的涅盘。”
“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一直在改,一直在触及筋骨。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现在又从机械化进入了信息化。坦白地说,不轻松,我们送走了很多光荣的老部队,从情感上讲,我们确实舍不得他们离开,但是从部队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宏观上来讲,必须要这么做。师党委决定,把702团作为试点单位,有什么困难可以直说,希望702团尽快拿出部队重整的方案。”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喊声:“报告!”紧接着,值班参谋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刚接收的电报。
“师部通知!”值班参谋的声音严肃而庄重,“军区命令702团即刻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跨越式信息化改造’!叶修同志暂调任702团参谋长助理,负责C4ISR系统建设!”
王庆瑞接过电报,原本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下来,他的嘴角也慢慢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丝真正的笑意。这丝笑容虽然很淡,但却充满了欣慰和满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运送我重开军旅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运送我重开军旅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