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的手指在岩石上轻轻摩挲,指尖沾了层细密的沙砾。
风渐渐起来了,吹散了谷底的晨雾,露出更多敌军阵地的轮廓。
"连长你看,"观察手突然指向河谷西侧,"那片胡杨林里有炊烟。"
张猛调整望远镜焦距。果然,几缕淡青色的烟柱正从树林缝隙里升起。
他心里咯噔一下——野外驻训最忌讳明火,除非对方根本不在乎暴露位置,或者是在故意示强。
"数一下烟柱数量。"
"一、二...至少五处。"观察手报数,"而且看烟雾浓度,不像是单兵灶,倒像是炊事车。"
张猛在地图上标出烟柱位置,发现它们呈扇形分布,恰好覆盖了河谷的主要通道。
这是标准的野战炊事部署,说明对方打算长期驻守。
"有点意思。"他低声自语。塔国军阀以轻装游击见长,居然携带重型炊事车这种累赘,背后肯定有蹊跷。
就在这时,河谷里传来引擎启动的轰鸣声。一辆覆盖着迷彩网的卡车从树林里驶出,沿着临时开辟的土路向山脊线移动。
车斗里隐约能看到架设的天线,顶端还装着抛物面雷达。
"是通信中继车。"观察手倒吸一口凉气,"这种设备不是军阀能弄到的,得是正规军后勤体系才能保障。"
张猛突然想起叶修提到的"长颈鹿"系统。那辆卡车的天线布局,和情报库里记载的某国陆军通信车极其相似。
"把刚才的发现全部记录,"他对通信兵说,"用加密信道发回团部,注明优先级'紧急'。"
通信兵刚打开加密器,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干扰噪音。张猛立刻按住他的手:"别发!"
几秒钟后,那辆通信中继车顶部的雷达开始缓慢转动,扫描方向正是他们所在的山脊线。
"反辐射定位!"观察手脸色发白,"他们能探测到我们的信号!"
张猛迅速做出手势,三人立刻匍匐后退,钻进身后的乱石堆。
他掏出红外探测仪,屏幕上果然出现一个明显的信号源亮点,正随着雷达转动规律闪烁。
"够专业的。"张猛咬了咬牙。这种级别的电子反制能力,绝不是普通军阀武装该有的。那些所谓的"第三方势力",恐怕已经深度介入了。
叶修在指挥车旁铺开刚收到的侦察报告,眉头越皱越紧。
T-72坦克、BMP-1步战车、通信中继车、反辐射雷达...这些装备清单凑在一起,已经超出了"军阀武装"的范畴。
"王团长,"他指着报告上的烟柱位置,"五处炊事点,间隔刚好是一个连的防御纵深。这是标准的营级战斗群部署。"
屏幕上很快跳出无人机的实时坐标。林小满放大地图:
"轨迹很刁钻,始终保持在外侧五百米,但侦察范围完全覆盖我方阵地。"他敲了敲键盘,"信号特征比对出来了,和之前发现的'长颈鹿'系统同属一个频率段。"
叶修盯着屏幕上移动的光点:"他们在测绘我们的防御部署。"
话音未落,电台里突然传来张猛急促的声音:"团部!无名河谷出现装甲车队,正向黑风口方向移动!数量不明,至少五辆以上!"
王团长立刻走进来:"让坦克营前出至二号山脊,做好反冲击准备。"
他拿起麦克风,"各单位注意,进入一级战斗部署。防空连锁定那几架无人机,警告射击驱离!"
"团长,"叶修提醒道,"总参强调不能先开第一枪。"
"警告射击不违反命令。"王团长眼神锐利如鹰,"但必须让他们知道,702团不是摆设。"
上午十点十七分,黑风口西侧的戈壁滩上响起沉闷的炮声。
防空连的高射机枪对着无人机航线前方进行拦阻射击,曳光弹在蓝天上划出一道道明亮的弧线。
三架无人机立刻拉升高度,转向境外飞去。但叶修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撤退。
"叶参谋,张连长又发来情报。"林小满调出卫星图像,"敌军车队停在了河谷出口,正在卸载迫击炮。看
部署位置,射程刚好能覆盖黑风口国道桥遗址。"
叶修放大图像,注意到车队里夹杂着几辆民用卡车,车身上印着"国际救援"的字样。
"披着羊皮的狼。"他冷笑一声,"用救援物资做掩护,运送作战装备。"
就在这时,通信车的警报器突然发出持续的蜂鸣——这是有紧急加密电文接入。
林小满迅速解密,脸色瞬间变了:"总参通报,塔国正规军开始集结,宣称要'维护周边秩序'。"
叶修的手指猛地攥紧了麦克风。塔国正规军介入,意味着局势可能彻底失控。
"王团长,"他快步跑出通信车,"塔国军队动了。"
王团长正站在山坡上用望远镜观察,闻言回头:"来了多少?"
"目前是一个机械化旅,正向无名河谷方向机动。"
"好啊,"王团长放下望远镜,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笑,"想借着军阀的幌子占我们的便宜?
通知各营,把反坦克导弹都架起来,让他们看看702团的待客之道。"
风突然变大了,卷起地上的沙砾,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噼啪作响。
叶修望着远处方向,那里的天空已经被硝烟染成了淡灰色。
他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针正指向十一点整。
距离第一梯队通过黑水河大桥,刚好过去九个小时。
但这片沉寂了三十年的河谷,已经彻底变成了剑拔弩张的战场。
喜欢大运送我重开军旅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运送我重开军旅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