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的暮色裹挟着微寒,全球香文化遗产保护论坛闭幕后的宴会厅内,却暖意融融、香气萦绕。各国香道传承人手持香盏,或驻足交谈,或轻嗅香韵,空气中交织着东方的清雅、西方的馥郁、南亚的醇厚,仿佛一场跨越国界的香韵对话,无声却热烈。苏念唐身着改良唐装,裙摆上绣着细碎的“长安十二香”香纹,正被几位国际香道界的同仁围在中间,指尖还残留着方才展示“长安十二香”之“桂子香”的余韵。
“苏女士,您在论坛上分享的‘唐代香料贸易地图’太令人震撼了!”法国调香师安娜率先开口,她的眼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中还握着一本苏念唐赠送的《长安十二香制香技艺详解》,“我一直致力于将古典香韵融入现代香水创作,可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东方灵感,您今天的分享,让我豁然开朗。我想,或许我们可以合作,将‘长安十二香’的雅致与法国香水的细腻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香品。”
安娜的话音刚落,日本香道传承人松本清和便微微颔首,补充道:“苏小姐所言极是。日本香道源自中国盛唐,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了‘侘寂’之美。我一直希望能找回中日香道最初的联结,您分享的‘长安十二香’传承经验,让我看到了可能性。若能将‘长安十二香’的香方精髓与日本香道的仪式感相融,定能让两国香文化在新时代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旁的印度香道传承人拉吉夫也上前一步,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檀香木盒,盒中盛放着印度传统檀香块:“苏女士,您提到唐代‘长安十二香’中用到的檀香,与我们印度南部的老山檀同宗同源,这是跨越千年的缘分。印度香品向来与宗教、冥想紧密相连,若能与‘长安十二香’的清雅结合,既能丰富香韵层次,也能让丝绸之路的香文化故事得以延续。”
苏念唐望着眼前几位眼神真挚的同仁,心中涌起阵阵暖意。临行前,母亲苏合香曾叮嘱她,“香文化无国界,交流不是攀比,而是平等的对话与互鉴”,如今看来,这份理念已然在论坛上生根发芽。她轻轻点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各位前辈、同仁,我非常荣幸能收到大家的合作邀约。‘长安十二香’能跨越千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姿态——当年,它吸收了西域香料的醇厚;如今,它也渴望能与世界各国的香文化相融共生。你们的提议,与我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她顿了顿,抬手轻抚过怀中的玉佩,玉佩温润的触感让她更加从容:“我一直认为,香文化的传承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坚守本心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借鉴,让传统香韵适应新时代的审美与需求。因此,我提议,我们共同发起‘跨文化香品创作’项目,各自拿出本国香文化的核心元素,相互融合、碰撞,创作一系列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香品,让全球更多人感受到香文化的魅力。”
苏念唐的提议瞬间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安娜当即表示,愿意拿出法国经典香水的调香技艺,负责香品的前调与中调衔接,让东方香韵更符合国际市场的审美;松本清和承诺,将提供日本香道中“闻香识人”的理念,融入香品的意境创作,赋予香品更丰富的情感内涵;拉吉夫则主动提出,供应印度最优质的老山檀、沉香等原料,并分享印度传统香品的炮制工艺,为香品增添醇厚的基底。
除了这三位,还有来自泰国、伊朗、意大利等国的香道传承人也纷纷加入,各自提出了独特的合作思路——泰国传承人计划融入热带香料的清新,伊朗传承人希望加入安息香的悠远,意大利传承人则提议将香品与当地的陶瓷香具结合,让香韵与器物之美相得益彰。一时间,宴会厅内仿佛变成了一个创意的殿堂,各国香文化的元素在这里汇聚、碰撞,孕育着全新的可能。
为了让项目有序推进,苏念唐当场与各位传承人约定,成立“跨文化香品创作”项目小组,由她担任总协调人,负责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创作进度;安娜、松本清和、拉吉夫担任核心创作成员,分别负责西方、东亚、南亚香文化元素的融合与落地;其他国家的传承人则作为特邀顾问,提供技术支持与创意建议。同时,大家一致决定,项目的首个系列香品,以“丝路香韵”为名,致敬当年丝绸之路的香文化交流,也象征着新时代各国香文化的再度携手。
“丝路香韵”系列的创作方向很快达成共识:以中国“长安十二香”为基础骨架,提取每一款香的核心香韵与文化内涵,再融入各国香文化的特色元素,打造出十二款不同风格却又一脉相承的香品。每一款香品都将承载一个丝绸之路的香文化故事,既有“长安十二香”的历史底蕴,又有各国香文化的独特风情。
例如,针对“长安十二香”中的“梅影香”,大家计划融入日本香道的“侘寂”美学,减少香气的浓烈感,增添清冷淡雅的意境,同时加入少量印度檀香,让香韵更具层次感,命名为“梅影禅心”,寓意中日印三国香文化的禅意交融;针对“桂子香”,则计划结合法国香水的调香工艺,在保留桂花清雅香气的基础上,加入法国薰衣草的浪漫,再搭配泰国香茅的清新,命名为“桂语丝路”,展现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风情碰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