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陈小雨和返回的斯宾塞做过交接。然后她将踏上海船,随船队前往古巴和佛罗里达,她需要思考这两个地区要发展的工业体系,同时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牛野,她想去看看她的男人。
这一次,她带上了工业部门的上百名技工,将在古巴建立一个船只,枪械和大炮的维修工厂,保证武装的及时修复和简易制造。
妈祖军现在在加勒比海,以古巴为依托,将十个小岛组成一个联合体,作为妈祖军大西洋舰队的经济来源地。
是的,出兵需要花钱,所以要考虑军事成本的回收和未来的长期收益问题。
这些海岛型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部资源输入,是大西洋舰队可以掌控的存在。
同时,这些海岛都出产这个时代的奢侈商品,百分之五的税收收入将可以支撑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同时,中央已经承诺,新的妈祖军核心堡垒地区,前三年的百分之五税收可以减免,这就意味着大西洋舰队可以从当地获得三年的全部税金,这个回报将远超军事行动的成本。
这一次她带上了大约五十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四十五倍径的陆军火炮,这将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后装填火炮。
这个火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种管退式大口径火炮,还自带一个蒸汽装甲车底盘,这是根据牛野的要求制造的,这种火炮将可以自己移动。
登船前她再次来到开普敦枪炮厂,这里拥有上千名工人,他们已经开始了枪械和弹药的流水化作业。
九月的开普敦,春天的气息掠过桌湾。陈小雨站在总督官邸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烟囱林立的工业区,心中颇有些感慨。
这座位于非洲最南端的港口城市,如今不仅是全球贸易链条上的重要枢纽,更悄然成为了军事工业的新兴之地。
今日,她特意前往城郊那座枪炮工厂,去检查新的后装步枪与后装大炮的流水化生产线。
踏入工厂大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便扑面而来。上千名工人穿梭于巨大的厂房之间,有的在操作机床,有的在搬运原料,有的则在仔细校准火炮部件。工厂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专注于特定的生产环节,从锻造、切削到组装、测试,流水线般的作业方式,已经有了未来工厂的雏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后装步枪的生产线。工人们熟练地将精钢锻造的枪管固定在一台特制的机床上,另一侧的机械臂精准地钻出螺旋膛线,确保子弹射出时能获得更高的初速与精准度。随后,枪机部分被单独加工,子弹不再从枪管前端装填,而是通过后膛推入,大大加快了射击速度。
厂长是一个大胡子荷兰后裔,向陈小雨解释道:“现在的生产流程,比以前的效率高出数倍。”拿起一支刚组装完成的步枪,轻轻拉动枪栓,陈小雨感受到其顺滑的机械结构。
穿过一条铁轨轨道,来到了后装大炮的铸造车间。这里的热浪更为灼人,巨大的熔炉前,工人们正将熔化的钢水水倾倒入精密铸造的模具中。与传统的前装滑膛炮不同,这些大炮采用了后膛装填技术,炮闩经过特殊设计,能在发射后迅速复位,大幅提升了射速。一位工程师向陈小雨展示了一门刚刚冷却的150毫米后装炮,他自豪地说:“总督大人请看,这种四十五倍径火炮不仅能装填榴弹,还能发射凝固汽油弹和直射型穿甲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凑近观察,陈小雨发现炮管内壁光滑如镜,显然是经过精密镗削的成果。
工厂的另一侧,还有一条专门生产炮弹与子弹的流水线。铅块被熔化后注入模具,冷却后形成一颗颗标准的子弹;而炮弹则采用铸铁或钢制,内部填充火药,外壳刻有预制破片槽,爆炸时能产生致命的杀伤效果。工人们动作娴熟,仿佛一台精密机器的一部分,每一枚弹药都经过严格称重与检测,确保符合标准。
陈小雨离开工厂后,直接前往海港,那里有最新的船队正在等待她的到来。
海风扑面而来。
陈小雨站在甲板上,她双手撑在船舷边上,目光越过起伏的浪涛,望向那片正在发生巨变的海岸线。
1821年九月的开普敦,已然不再是以前那个静谧的殖民港口,而是一座轰鸣着迈向工业时代的巨兽。
船缓缓驶出港口,再次遥望港区,映入眼帘的是绵延数公里的码头区,数十艘商船与军舰停泊在泊位上,桅杆如森林般密集,装卸货物的工人如蚂蚁般穿梭其间。蒸汽起重机正将一箱箱黄金、酒桶、粮食和武器吊上吊下,码头工人的号子声、船长的吆喝声、铁器的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工业化的交响乐。
枪炮厂的烟囱率先映入眼帘,高耸的砖石结构喷吐着浓烟,黑烟在天空盘旋,像一条条蛰伏的巨龙。透过望远镜,陈小雨能清晰地看到厂区内忙碌的景象,成品被整齐地码放在运输车上,等待运往国家需要的各个角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1800年之龙腾四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