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羊城,热得能煎鸡蛋!
清平市场附近的老街区,青石板路被骄阳烤得发烫,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荔枝龙眼”,汗珠子顺着额角往下淌,远处的骑楼底下,个体户的摊位摆得满满当当,整个羊城都透着股“拼命搞钱”的烟火气。
钟清清踩着烫脚的石板路,刚跟姜国栋核对完清璞阁羊城分店的扩建进度——
分店要加个展示区,正愁没合适的品类填充,身后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跟踩了风火轮似的。
“钟小姐!姜先生!等等我!千万别走!”
来人是饮料厂驻羊城办事处的王师傅,穿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背心,古铜色的胳膊上沾着机油,额头上的汗珠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手里死死攥着个皱巴巴的牛皮纸包,脸憋得通红,既有期待又透着股没底的局促。
姜国栋递过去一瓶冰镇王大吉凉茶,瓶身凝着的水珠刚碰到王师傅的手,就被他的体温烫得瞬间蒸发:“先喝口凉的压一压,别急,有话慢慢说。”
王师傅猛灌了大半瓶,“嗝”地打了个饱嗝,才抹了把脸,鼓起毕生勇气打开牛皮纸包——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件手工木雕小物件:
桃木平安扣、黄杨木梳、雕花发簪,虽然边缘还有点毛刺,打磨得不算精细,但线条流畅,雕花透着股古朴的灵气,一看就是下过真功夫的。
“钟小姐,我年轻时候跟我爹学过三年木艺,这都是我最近下了夜班,熬夜干到后半夜做的!”王师傅声音都带着颤,
“现在羊城到处都是创业的,骑楼底下摆摊的个体户都赚了钱,我也想拼一把,开个木艺坊!
可我没本钱,没门路,连工具都买不起,只能求你们帮衬一把,哪怕借我点钱也行啊!”
1981年的羊城,个体户已经形成规模,清平市场、上下九步行街全是摆摊的,但创业依旧是险棋——
没资金、没资源、没经验,稍微踩错一步就血本无归,尤其是手工品类,竞争更激烈。
钟清清拿起那个桃木平安扣,用手指反复摩挲着边缘的毛刺,眼神没什么波动。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
创投不是慈善,钱不能乱投!虽然她已经计划开始做天使投资人,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
但是也要能赚钱才行。
王师傅有手艺是好事,但手艺能不能变现?
成本能不能控制?
为人靠谱不靠谱?
这些都得打个问号!
更重要的是,他的木艺品能不能跟清璞阁的高端珠宝互补,填充分店的展示区,这才是关键!
“王师傅,你的手艺看着还行,但创业不是光有手艺就够的。”
钟清清把平安扣放回纸包,语气平静得让王师傅心里一凉,“这样,我给你三天时间,按我给的样式做二十件成品——
木梳要光滑无刺,齿距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平安扣要镶小红星,走线必须工整;发簪要刻‘友谊长存’,字体清晰。
我要看看你的效率、精细度,还要听你说清楚成本和销路,过关了,我就投你!不仅投钱,清璞阁羊城分店的新展示区,直接给你免租金用!”
这话一出,王师傅的脸瞬间垮了,刚燃起的希望差点被浇灭,但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尤其是清璞阁的展示区,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咬着牙点头:“行!钟小姐,你等着!
我就算三天不睡觉,也肯定按时做好!”
看着王师傅匆匆离去的背影,姜国栋忍不住问:“清清,你是不是太严了?
王师傅看着挺老实的,而且分店的展示区确实缺品类。”
“老实不能当饭吃!展示区也不能随便填!”
钟清清眼神锐利,“我投的是项目,不是同情心!
现在羊城做手工的个体户多了去了,光有热情没实力的,不出三个月就倒闭!
我得把风险控到最低,既对我的钱负责,也对他负责,更要对清璞阁的招牌负责!”
接下来的三天,钟清清没闲着,直接开启“全方位考察模式”!
她先托港城的周先生打听木艺工具和木料的市场价,把成本底线摸得门儿清——
黄杨木多少钱一斤,刻刀一套多少,打磨机有没有货,全都记在小本子上,生怕被人坑。
要知道,现在专业木艺工具国内难寻,全靠港城进口,价格水分大得很。
然后她揣着王师傅的样品,扎进了羊城最热闹的清平市场,跟摆摊的个体户套近乎:“老板,你看这木梳能卖多少钱?
你要是进货,愿意出多少?
有没有人买手工的?”
跑了一整天,她摸清了市场行情:
同类手工木梳能卖十五块,平安扣十块,发簪十八块,而且年轻人就爱手工定制的新鲜感,只要做工再精细点,完全不愁卖!
更重要的是,清璞阁的客户买完珠宝,总想买点平价伴手礼,王师傅的木艺品刚好契合这个需求!
最后,她又找饮料厂羊城办事处的老员工唠嗑,旁敲侧击打听王师傅的为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