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燕云十六州的风似乎都带着不同的意味。寰州的市集上,商贩们吆喝声比往日响亮了几分,刚收割的粮食堆得满满当当;朔州的城墙上,新换的守军正有序巡逻,目光里没了往日的紧绷;云州的学堂外,孩童们的笑声穿透街巷;蔚州的驿站前,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这四座率先收复的城池,在张无忌派去的官吏与军民的合力治理下,不过短短数日,便褪去了战火的阴霾,处处透着“昌盛”的生机。
这份生机,随着孛罗帖木儿的修书,一同传到了其余各州的守军手中。
寰州以西的应州,守将麻贵握着信纸的手指微微发紧,信纸边缘被捏得发皱。他本以为孛罗帖木儿战败后必遭不测,甚至已暗中调集兵力,准备与张无忌麾下的人拼死一战,却没想到信中竟满是对张无忌的认可——“其人以阴阳真气疗我重伤,以仁厚之心安我残部,寰、朔四州数日焕新,非有大才大能者,绝难为之”。麻贵盯着“大才大能”四字,想起此前听闻张无忌以一人之力挫杀群雄、真气化针救敌的传闻,心中的震惊渐渐被一种复杂的信服取代。
更靠北的儒州,副将阿古拉将修书读给帐内的亲兵听时,帐中一片寂静。一名老兵忍不住开口:“此前听说张公连孛帅都肯救,还让巴图将军继续统领旧部,这般胸襟,咱们在元廷时可从未见过。”另一名亲兵接话道:“我家兄长在蔚州,昨日托人捎信来,说如今蔚州不仅不征苛税,还派了农官教大家种新粮,这日子比从前安稳多了……”议论声中,最初接到消息时的震惊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张无忌能力的认同——能让战败的劲敌甘心归顺,能让残破的城池迅速复苏,这样的人,显然比苟延残喘的元廷更值得追随。
最东边的蓟州,守将完颜烈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炊烟,手中的修书被风吹得微微飘动。他想起数日前探子回报,说张无忌仅带十数人便进入寰州城,仅凭一番话便让城中守军放下兵器,当时还觉得难以置信;如今再看修书中对四州治理的描述,又想起麾下兵士近来私下议论“若能像寰州那样安稳度日,谁还愿意打仗”,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他转身对身后的亲兵道:“备笔墨,我要回信给孛帅,就说蓟州守军,愿归顺张公。”
消息如涟漪般在剩余各州扩散,震惊过后,越来越多的守军选择放下戒备。他们或许从未见过张无忌,却从修书中、从四州的变化里、从同袍的传闻中,真切感受到了这位新主的“能力”——不仅有横扫天下的武学,更有安定一方的胸襟与手段。而这份认同,也让燕云十六州的彻底收复,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再过几日,晨光破晓时,大都的城门缓缓开启。张无忌身着一袭素白劲袍,衣摆随晨风轻扬,周身未佩任何兵器,只凭一身沉静气度,便如定海神针般走在队伍最前。身旁的卫骁驰身着玄甲,双臂覆盖的手甲泛着冷光,每一步落下都带着沉稳的甲胄碰撞声,气血如隐雷般在周身流转;秦烈紧随其后,腰间长刀的刀柄露出半截,刀鞘上的纹路在晨光中清晰可见,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城门时带着无形的威慑。
稍远些,陆风一袭蓝袍衬得身形挺拔,虽年过四十五,鬓发间黑白交错,脸上刻着几分风霜,却难掩俊朗轮廓,腰侧的紫霞剑剑鞘泛着温润光泽,行走间步伐从容,自有一股儒雅却凌厉的气场——他与张无忌同岁,却因常年奔波,比张无忌多了几分沧桑。周芷若一身甲胄勾勒出利落身姿,腰间九节白鞭的鞭梢轻垂,甲胄缝隙间隐约可见她紧抿的唇角,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周围;史红石同样身着甲胄,虽身形不及旁人魁梧,却脊背挺直,手中长枪斜挎,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五千精兵列着整齐的队伍,甲胄鲜明,步伐一致,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震天的声响。锦旗在队伍上方猎猎飘动,明子大旗上的纹路被晨光染得愈发鲜艳,与孛罗帖木儿率领的黑沙卫形成鲜明却和谐的阵列——前者气势如虹,后者虽为旧部,却已全然没了往日的戒备,只余下对前路的笃定。
沿途的百姓纷纷驻足,目光落在这支队伍上,眼中满是惊叹。他们看着卫骁驰与秦烈周身散发的磅礴气血,那是常年征战磨砺出的悍勇之气,仿佛能震碎周遭的空气;再看五千精兵整齐划一的阵型,甲胄反光连成一片,宛若一道移动的钢铁壁垒,连呼吸都带着同步的节奏。“这就是张公的队伍吗?”人群中有人低声感叹,“瞧这气势,真像在世天兵啊!”
有老人牵着孩子,指着张无忌的方向,声音带着敬畏:“那就是救了孛将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张公,竟这般谦和,连兵器都没带……”话语间,百姓们的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期待——他们从传闻中听过张无忌的仁厚,见过燕云四州的复苏,此刻亲眼看到这支纪律严明、气势如虹的队伍,心中对未来的安稳,多了几分真切的期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倚天霸业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倚天霸业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