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一点多钟,江面上刮起了风,天气突然转阴,三艘水泥船慢慢地往江边的一个码头停靠。
肖燕坐在甲板上,对着几盆花草蔬菜写生。刷刷几笔,一条藤蔓上,弯曲的长着毛刺的黄瓜和不规则圆的洋柿子同时出现。
沈银林贱嗖嗖的雄鸭似的声音传来,“小燕,你这哪是写生啊,你这是画死吧!”
肖燕摸了下口袋里的五分钱,深吸一口气,又刷刷几笔。
一个圆饼五个洞,三根头发脑门插,四肢犹如火柴棍,一根黄瓜拿爪上。
“银林表哥,看,我画的你,像不像?”小燕邀功似的展示着自己的写生作品。
“呃!小燕,为什么你画的所有人都长一样啊?”沈银林表示绿眼睛都比这长得好看。
“那你自己画!”肖燕把画板放到沈银林腿上,虎着脸等着。
沈银林讪讪地笑着,摆摆手,“你画,你画!”
船到了岸边,有些震荡。
沈银林伸长脖子看了一眼,指着南边说:“小燕,离这里不远就是海市了。”
肖燕把手遮在额头远眺,“不远是多远?银林表哥,你去过海市吗?”
“没有啊,海市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各种汽车。等我有钱了,我一定去一趟海市。”
沈银林对着江面诉说着自己的愿望。
肖燕摸着口袋里的五分钱,深深叹了口气。
沈得福站在自家船的甲板上,伸了个懒腰,“这一路还挺顺风顺——咦?”
不太顺啊,怎么有一群穿制服的气势汹汹地走过来。
“大姐夫,年成,赶紧出来……”
码头边还停靠了别的船,七八个制服同志拿着本子和笔挨个到船上排查。
肖燕和肖年成和许兰凤站在甲板上等着,沈银林和朱金平都回了自家的船。
“同志,请出示下你们的证件。”
两个年纪不大的制服同志检查完朱贵喜家的船,走过跳板来到肖燕家的船,检查了户口簿、介绍信、商业证明。
其中一个制服同志在甲板上左右检查了下,“船上人都在这儿吗?”
“都在这儿了!”肖年成规矩地回答。
“方便到舱里看看吗?”
“可以的,可以的。”
这个制服同志脱了鞋子,弯腰往舱里走,“砰”地一声,撞了下额头。
肖燕摸着额头跟着“嘶”地一声。
另一个制服同志上下看了下肖年成和许兰凤,再看了一眼肖燕,蹲下来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你爸爸妈妈吗?”
肖燕挺着胸脯脆生生地说:“帽子叔叔,我叫肖燕,这是我爸爸,叫肖年成。这是我妈妈,叫许兰凤。”
制服同志看着甲板上的画板、自行车,再看肖燕满是补丁的衣服,以及白嫩地发光的皮肤,点了点头。
这是个对姑娘好的人家。
在船舱转了一圈的制服同志出来了,额头很红。他向着同事点了点头,转身对肖年成说:“同志,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
接着两人往沈得福的船上走去。
在肖燕家船左边不远停着一艘小一点的水泥船,同样两名制服同志在检查。
一个黑瘦的老汉抱着一个熟睡的小男孩。小男孩的脸搭在肩膀上,手里紧紧拽着一个洋娃娃。
一个包着头巾的中年妇女把一些证件拿出来让制服同志检查。
其中一个制服同志到船舱去看,另一个制服同志让把小男孩转过来看看。
他看着这个孩子比较好看的脸有些疑惑,这是歹竹出好笋啦!
随即问道:“这真是你们孩子,怎么跟你们一点儿都不像?”
那中年妇女操着乡音很浓的普通话说:“我们好多年才得这么个娃,长得像阿奶,可不兴乱讲啊,会死人的哦!”说着瞄着老汉,生怕他误会。
制服同志看见黑瘦老汉那一言难尽的难看的脸,正恶狠狠地疑惑地瞪着中年妇女,似乎下一刻就要质问,这孩子是不是隔壁老王的?
他摸了摸鼻子,喊自己的同事出来。
黑瘦老汉见制服同志上了岸,把孩子让中年妇女横抱着,自己转身去了后舱。
肖燕站在甲板上伸长脖子左右看热闹,不经意间一瞥,“洋娃娃,妈妈,那个帐子裙洋娃娃。”
她拉着许兰凤的手,指向左边的那艘船。许兰凤努力眯着眼仔细瞅了瞅,有些惊诧地说:“这不是圆圆的洋娃娃吗?”随即睁大眼睛不可思议地喊:“年成,年成,你看那个孩子,是不是美芳家的圆圆?”
南泽镇有一个小女孩,名字很特别,叫方圆圆。她的妈妈会用蓝色的蚊帐给她做裙子。小女孩有一个洋娃娃,身上同样穿着蓝色蚊帐做的裙子。
肖燕曾经深深地羡慕着,同样在棉纺厂上过班,她的妈妈只会缝裤脚和补丁。
肖年成赶忙喊着正在沈得福船上检查的两名制服同志,指着那艘船说明情况。
此时,那艘船已经离了码头,发动挂桨机往北驶去。
两名制服同志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有情况的,赶紧跑上岸找自己的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小女有一点神神叨叨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