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的倒台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平静,反而让大山药业站在了更汹涌的浪尖上。订单如潮水般涌来,生产线日夜轰鸣,但张大山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爸,华东区又追加了三个亿的订单!"张小石兴奋地递上报表,"咱们是不是该扩建厂房了?"
张大山没有看报表,目光停在窗外的新实验室大楼上。那里曾经是他和李秀云熬过无数夜晚的地方,如今却显得有些冷清。
"石头,"他转身问儿子,"你觉得咱们是药厂还是科技公司?"
这个问题让张小石愣住了。没等他回答,财务总监急匆匆推门进来:"张总,银行又批了二十亿授信,但要求我们签对赌协议——三年内市值翻倍。"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锅。王斌激动得脸色通红:"千载难逢的机会!拿下这笔钱,咱们能吞并整个华东市场!"
只有李秀云沉默不语。她最近在实验室总走神,有次差点配错试剂。此刻她轻声说:"订单越多,我越心慌。咱们的基因编辑技术还不成熟,万一......"
"没有万一!"王斌拍桌子,"现在不扩张,等竞争对手缓过劲来就晚了!"
争论持续到深夜。张大山始终没有表态,散会后独自上了天台。
靠山屯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像他第一次种出丹参那晚的星光。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种药的人,心要静。步子太快,根就浅了。"
第二天清晨,张大山宣布了震惊全公司的决定:拒绝银行授信,暂停扩建计划,砍掉40%的传统产品线,全力投入"下一代生物制药"研发。
"疯了!"王斌直接闯进董事长办公室,"您这是自断生路!"
"王叔,"张小石拦着他,"我觉得爸说得对。咱们不能总吃老本。"
矛盾在两周后爆发。研发部申请购买一台价值三亿的基因测序仪,财务部直接驳回:"现在现金流要紧缩,不能乱花钱!"
张小石和财务总监大吵一架。当晚,他收到猎头邮件:某跨国药企开价三倍年薪挖他。
诱惑像野草般疯长。他想起同学会上,那些在外企的同学开着跑车谈论欧洲度假,而自己还在实验室啃冷馒头。
转折发生在一个雨夜。张小石加班到凌晨,发现实验室还亮着灯。李秀云趴在显微镜前睡着了,手边摊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他正要离开,突然瞥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她才五十出头啊。
"石头?"李秀云惊醒,不好意思地笑笑,"人老了,熬不动了。"
张小石鼻子一酸。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实验室最晚走的那个,就为多攒点钱送他出国读书。
"妈,值得吗?"他轻声问。
李秀云指着显微镜:"今早发现了个新菌种,可能对糖尿病有奇效。要是能成,能救多少人啊。"
那一刻,张小石突然懂了父亲的选择。他连夜回复猎头:"抱歉,我们这代人,有更要紧的事要做。"
第二天,他主动找财务总监道歉,并拿出自己全部积蓄——两百万,作为测序仪的首付款。
"你这孩子!"财务总监红着眼眶,"公司再难,也不能让你......"
"不是给公司,"张小石微笑,"是给未来。"
消息传开,员工自发发起募捐。最让人动容的是靠山屯的老药农们,他们凑了八万块钱,用红布包着送到公司:"大山,咱们不懂啥基因,就信你!"
张大山接过沉甸甸的红布包,手在发抖。当晚,他修改了计划:保留部分传统产品线,让老员工过渡;研发投入增加至60%,但分五年逐步实施。
"步子要稳,"他在员工大会上说,"但方向不能偏。"
新的征程开始了。实验室的灯光再次亮到深夜,但这次,每个人眼里都有光。
喜欢开挂人生黄金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开挂人生黄金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