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云端俯瞰,血脉相连的守望
山岚区的政治风波,如同一场被精心控制的局部降雨,在一定的范围内激荡回响。而在数百公里之外的省城,一处静谧得只能听到风吹过竹叶沙沙声的四合院里,另一场关于这场风波的对话,正在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进行着。
这里是陈志远的居所。这位曾经在政治版图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老人,如今已退隐多年,但书房里那排顶天立地的书架、墙上泛黄的全国地图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墨香与旧书气息,无不昭示着主人不凡的过往。他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中式灰色褂子,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坐在宽大的藤椅里,身形略显清瘦,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依旧锐利,仿佛能洞穿时光与迷雾。
陈菲儿端坐在父亲对面的沙发上,她的身姿笔直,散发出一种职业女性的干练与优雅。今天的她身着一套藏蓝色的职业套装,剪裁合身,线条流畅,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制一般。这套服装显然是她刚下班就直接赶来这里的装扮,没有丝毫的拖沓和随意。
作为省发改委的副主任,陈菲儿在工作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然而,在这一刻,她的眉宇间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牵挂,那是只有在面对自己父亲时才会展现出来的情感。
她手中紧握着一台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一份关于山岚区近期工作动态的内部简报。这份简报详细地记录了山岚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陈菲儿的目光落在简报上,仔细阅读着每一行字,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
“爸,您看看这孩子,”陈菲儿终于打破了沉默,她将平板轻轻地推向父亲,语气中既带着几分骄傲,又夹杂着些许心疼,“这份调研报告,写得真是鞭辟入里啊!可是,也真是字字惊心,差点就把山岚区的马蜂窝给捅穿了。”
陈志远没有立刻去看平板,而是缓缓端起桌上的紫砂茶杯,呷了一口温热的普洱,目光投向窗外摇曳的竹影,仿佛在回味着什么。片刻,他才淡然一笑,那笑容里蕴含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睿智:“捅了才好。不破不立,大破才能大立。这份敢于直面脓疮的锐气,像他爷爷年轻的时候。菲菲,还记得你当初坚持要让他自己从泥地里爬起来,不让我们插手吗?现在看来,是对的。温室里用营养液浇灌,永远养不出能抗风挡雪的参天大树。”
他的声音平和缓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陈菲儿轻轻叹了口气,优雅的面容上掠过一丝母性的柔软:“道理我都懂……可是爸,您不知道,当初看着他被那个姓张的小子顶了岗位,被那个女孩子……分手,一个人孤零零地被发配到最偏远的乡镇,我这心里头,就跟针扎似的难受。那时候,我真想……”
“真想什么?”陈志远转过头,目光温和却极具穿透力地看着女儿。
“真想打个电话,或者让你哪个老部下‘关照’一下?然后呢?让他顺风顺水地进入核心部门,按部就班地晋升,变成一个只会看领导眼色、循规蹈矩的官僚?那才是真的害了他。”
他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仿佛那杯中的茶水也承载着他此刻的心境一般。然后,他的手指如同轻盈的舞者,轻轻地敲击着藤椅的扶手,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玉不琢,不成器啊。”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阅历,“那些挫折、委屈,甚至是背叛,看似是磨难,实则是他最好的磨刀石。”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的平板,手指随意地一点,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份调研报告。他微笑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看现在,这把刀磨得如何?”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自豪,似乎对这份报告非常满意。他继续说道:“这一手调研报告,有情况、有分析、有胆魄、有担当,章法严谨,思路清晰,比很多在机关里泡了十几年、暮气沉沉的老油条强多了!”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这才是我们林家的种!”这句话中,既有对家族传承的自信,也有对年轻人成长的欣慰。
“林家”二字,他说的很轻,却像一声惊雷,暗示着那个陈临海从未知晓、却血脉相连的庞大家族背景。
陈菲儿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她深吸一口气,压住情绪,点了点头:“是,爸,您说得对。他现在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王重山那个人,眼光很毒,能让他如此看重,甚至破格放到重点项目攻坚指挥部那么重要的岗位上,说明临海是真有本事。”
“王重山……”陈志远微微颔首,“是个想干事、也能干点事的人。有他看着,临海能学到真东西。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区里这点风波,说到底,还只是个小池塘里的涟漪,算是个必要的锻炼。真正的惊涛骇浪,还在后面。他的路,还长得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