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趴在雕花大床上,后背的藤条伤痕还在隐隐作痛,可他满脑子想的不是伤口的疼,而是周老三临走时那副 “吃定你” 的嘴脸。
“三千贯…… 还得用父亲的铺面租金抵,这也太窝囊了。” 他翻了个身,避开后背的伤口,眼神里满是不甘。现代做超市生意时,他最恨的就是被人 “拿捏”—— 供应商想哄抬价格,他能找到替代货源;竞争对手想搞恶意竞争,他能靠促销活动反杀。如今穿越到唐朝,凭什么要被一个赌坊掌柜敲诈?
不行,得想办法把这口气争回来!
他挣扎着坐起身,从枕头下摸出原主藏在那里的一个小布包 —— 里面是原主仅剩的五十贯铜钱,用麻绳串着,沉甸甸的。这是原主偷偷攒下的 “私房钱”,原本想再去赌坊翻本,现在成了李逸手里唯一的 “资本”。
“聚贤赌坊…… 周老三……” 李逸摩挲着铜钱,脑子里飞速运转。记忆里,原主常去的聚贤赌坊,最热门的赌法就是 “骰子赌大小”—— 庄家掷三个骰子,赌徒押 “大”(点数 11-17)或 “小”(点数 4-10),押中翻倍,押错全输。原主之前输的三千贯,大多栽在这个赌法上。
可为什么原主总是输多赢少?李逸皱起眉头,仔细回忆原主的赌局细节 —— 每次原主押 “大”,骰子点数往往是 “小”;押 “小” 时,点数又偏偏是 “大”,偶尔赢一次,也是小概率的 “豹子”(三个点数相同),赔率虽高,却难遇。
“不对劲。” 李逸猛地意识到 —— 除非原主运气差到极点,否则不可能这么巧。他想起现代赌场里常见的 “出老千” 手段,比如用特制骰子控制点数。唐朝虽然没有现代的高科技作弊工具,但肯定有类似的手法。
为了验证猜想,他叫来府上的小厮阿福 —— 一个跟着原主多年的机灵少年,对长安的市井事很熟悉。
“阿福,你知道聚贤赌坊的骰子是怎么回事吗?” 李逸压低声音问。
阿福愣了一下,挠挠头:“公子,您问这个干啥?周掌柜的骰子,据说都是特制的,别人碰不得,每次都是他亲自掷。之前有个赌徒怀疑骰子有问题,想拿过来看看,被周老三的人揍了一顿,扔出了赌坊。”
“特制的?” 李逸眼睛一亮,“你有没有办法弄到一个聚贤赌坊的骰子?不用新的,旧的也行。”
阿福面露难色:“这…… 周掌柜把骰子看得比命还重,每次赌局结束都会锁起来,我哪儿能弄到啊?”
李逸想了想,从布包里拿出一贯铜钱递给阿福:“你去西市的铁匠铺,让铁匠按你说的尺寸,打三个铅制的小方块,再找个木匠,做一副跟赌坊差不多的木骰子。记住,别让人知道是我要的。”
阿福接过铜钱,虽然不明白公子要这些东西干啥,但还是点点头:“公子放心,我这就去办。”
当天下午,阿福就把东西带了回来 —— 三个指甲盖大小的铅块,还有一副打磨光滑的木骰子,每个骰子的六个面都刻着 1 到 6 的点数,跟赌坊的骰子一模一样。
李逸拿着铅块和木骰子,在房间里做了个实验:他把一个铅块偷偷粘在木骰子的 “1 点” 面,然后把骰子放进碗里摇晃 —— 结果不管怎么摇,“1 点” 面总是朝下,点数大多是 “大”。他又把铅块粘在 “6 点” 面,摇晃后 “6 点” 面朝下,点数大多是 “小”。
“果然是灌铅骰子!” 李逸恍然大悟。聚贤赌坊的骰子,肯定是在某个面里灌了铅,让庄家能控制点数 —— 想让点数大,就用 “1 点” 灌铅的骰子;想让点数小,就用 “6 点” 灌铅的骰子。原主就是被这种作弊手段坑了!
摸清了对方的底牌,李逸心里有了主意。他把五十贯铜钱重新包好,藏在怀里,又把阿福做的 “灌铅木骰子” 和一块普通铅块放进袖袋,决定第二天重返聚贤赌坊,给周老三一个教训。
第二天一早,李逸谎称 “去街上买笔墨”,避开了管家的监视,直奔西市的聚贤赌坊。
赌坊里依旧人声鼎沸,烟雾缭绕,十几个赌桌前都围满了人,吆喝声、欢呼声、叹气声此起彼伏。周老三正坐在 “骰子赌大小” 的主桌后,手里把玩着三个骰子,见李逸进来,眼神里闪过一丝嘲讽:“哟,李公子来了?怎么,又想翻本?这次带了多少钱?”
周围的赌徒也纷纷看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不是李侍郎的公子吗?上次输了三千贯,还敢来?”“我看他是没记性,今天怕是要把家底都输光!”
李逸没理会众人的嘲讽,走到赌桌前,从怀里掏出五十贯铜钱,“啪” 地拍在桌上:“五十贯,今天我就押大小。”
周老三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逸还敢来,而且只带了五十贯。他冷笑一声:“五十贯?李公子这是怕了?行,既然你来了,我就陪你玩玩。押大还是押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