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长安西市,微风带着槐花的清香,吹拂着 “逸品轩” 门前的红色幌子。自账本革新后,店铺的运转愈发顺畅 —— 伙计们用阿拉伯数字和流水账记账,效率提升三倍,库存核对、收入统计再也没出过错;李逸又推出 “会员积分制”(消费一贯积一分,满十分换一块肥皂),吸引了不少回头客,每日营业额稳定在四十贯以上,比开业初期翻了近一倍。
这天午后,李逸正在柜台后核对上周的账本,阿福突然凑过来,小声说:“公子,你看门口那个穿淡绿色襦裙的姑娘,是不是上次来的苏小姐?她已经在对面的茶铺坐了半个时辰了,一直往咱们店里看。”
李逸抬头望去,果然看到茶铺靠窗的位置,苏瑶正端着茶杯,目光落在 “逸品轩” 的货架上,身边的侍女捧着一个账本,似乎在记录着什么。自上次初遇后,苏瑶又来过两次 “逸品轩”,每次都只是默默观察,没和李逸说话,李逸以为她只是好奇,没想到这次竟然观察了这么久。
“她在看什么?” 李逸疑惑地问。
“好像在看咱们的香膏和丝绸香囊。” 阿福回忆道,“上次她来,也盯着这两样商品看了很久,还让侍女问了香膏的价格和销量。”
李逸心里一动 —— 苏瑶是宰相苏定方的女儿,暗中帮苏父处理商事,她频繁观察 “逸品轩”,肯定不是单纯的好奇,说不定是对店里的商品或经营模式感兴趣。
果然,没过多久,苏瑶就带着侍女,走进了 “逸品轩”。不同于上次的审视与挑剔,这次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从容,甚至带着一丝笑意。
“李公子,别来无恙?” 苏瑶走到柜台前,语气比上次温和了不少。
“苏小姐客气了。” 李逸放下账本,起身迎客,“不知苏小姐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只是想和李公子谈一笔合作。” 苏瑶开门见山,直接表明来意。
周围的顾客和伙计都好奇地看过来 —— 宰相的女儿要和李公子合作?这可是件新鲜事。
李逸示意阿福把顾客引到其他区域,又让伙计看店,自己则带着苏瑶和侍女,来到店铺后面的小院。小院里种着几棵槐树,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和四把石凳,环境安静,适合谈话。
“苏小姐请坐。” 李逸给苏瑶和侍女倒上茶,“不知苏小姐想谈什么合作?”
苏瑶没有拐弯抹角,从侍女手里拿过账本,放在石桌上,推到李逸面前:“李公子,这是我近半个月观察‘逸品轩’的记录。你们店里的固体香膏,成本约五百文一盒,售价一贯,利润率 100%;丝绸香囊,成本三百文一个,售价六百文,利润率也有 100%。这样的利润,在长安的商铺里,算是顶尖水平了。”
李逸心里一惊 —— 苏瑶竟然连香膏和香囊的成本都算出来了,可见她观察得有多细致。他不动声色地说:“苏小姐有心了。不过这些商品的改良和包装都需要成本,100% 的利润率,其实不算高。”
“确实不高,但关键在于‘可持续’。” 苏瑶笑着说,“李公子的改良思路很独特 —— 把散装香料压成固体香膏,解决了受潮问题;用江南丝绸做香囊,提升了质感。更难得的是,你能让这些商品持续热销,还能通过‘会员制’‘明码标价’留住顾客,这才是最厉害的地方。”
她顿了顿,继续说:“我苏府在西域和江南都有稳定的货源 —— 西域的顶级香料(如安息香、乳香),江南的上等丝绸(如云锦、蜀锦),这些都是‘逸品轩’目前紧缺的。如果我们合作,苏府提供稀缺货源,李公子负责改良包装和销售,利润五五分,李公子觉得如何?”
李逸愣住了 —— 他确实在为货源发愁。随着 “逸品轩” 的生意越来越好,普通的西域香料和江南丝绸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很多顾客都问有没有 “更好的香膏”“更精致的丝绸香囊”,但他找不到稳定的高端货源,只能暂时缺货。苏府的提议,正好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但李逸没有立刻答应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苏府提供这么好的货源,肯定有自己的需求。他看着苏瑶,平静地说:“苏小姐的提议很有吸引力,但我想知道,苏府为什么选择和‘逸品轩’合作?长安的大商铺很多,苏府完全可以自己销售这些货源,利润全归自己,何必分我一半?”
苏瑶欣赏地看了李逸一眼 —— 她没想到李逸这么冷静,没有被利润冲昏头脑。她坦诚地说:“李公子说得没错,苏府确实可以自己销售,但我们缺的是‘改良思路’和‘销售模式’。苏府的商铺还是沿用传统的‘散装售卖’‘讨价还价’,利润低,还吸引不了年轻顾客。而‘逸品轩’的改良思路和销售模式,正是苏府需要的。我们合作,是资源互补 —— 苏府有货源,李公子有思路,强强联合,才能赚更多的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