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长安,天高气爽,西市的槐树开始飘下微黄的叶子,落在 “逸品轩” 门前的青石板上,平添了几分诗意。自从平民巷的便民店开业后,“逸品轩” 的名气更盛了 —— 不仅平民百姓常来光顾,文人墨客也成了店里的常客,尤其是陈先生担任文化顾问后,不少诗人都特意来店里,就着香膏的清雅气息,吟诗作对,让 “逸品轩” 成了西市有名的 “文化据点”。
这天上午,李逸正在柜台后核对便民店的账本,突然听到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洒脱不羁的气质。
“店家,听说你这儿有‘新奇点心’,快拿出来让我尝尝!”
李逸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白衣的男子站在门口,身高八尺有余,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头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束着,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眼神却明亮如星,正是他穿越前就无比敬仰的诗仙 —— 李白!
“李…… 李白?” 李逸惊讶得差点把账本掉在地上。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在唐朝遇到李白!记忆里,李白一生漂泊,曾多次途经长安,没想到这次竟然被 “逸品轩” 的点心吸引,主动找上门来。
李白听到李逸喊出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哦?你认识我?”
“久仰李先生大名!” 李逸连忙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躬身行礼,“学生李逸,是这家‘逸品轩’的店主。李先生的诗,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早已烂熟于心,今日能见到李先生本人,真是三生有幸!”
李白没想到这个年轻店主竟然如此推崇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哈哈大笑着说:“没想到我李白的诗,竟然能被你一个年轻店主记住,好!好!快带我看看你的‘新奇点心’,要是合我胃口,我就为你写首诗!”
李逸连忙领着李白走进店里,引他到角落的茶桌旁坐下。阿福端来茶水,又把店里的新奇点心一一摆上桌 —— 有夹心桂花糕、柠檬蜜饯、葡萄夹心饼,还有刚推出的平价点心 “芝麻酥”(用芝麻和面粉制作,香脆可口,定价一百文一斤,深受平民喜爱)。
李白拿起一块夹心桂花糕,放进嘴里,细细品味了一会儿,眼睛一亮:“嗯!这点心不错,桂花香味浓郁,中间的夹心还带着蜂蜜的甜味,比长安酒楼里的点心好吃多了!”
他又拿起一块芝麻酥,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让他连连点头:“这个也好吃!香脆不腻,适合下酒!店家,你这点心做得好,有巧思!”
李逸看着李白豪放的吃相,想起他 “诗仙” 兼 “酒仙” 的名声,突然来了兴致,笑着编了一首打油诗:“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如来块点心甜。若问此味何处有,西市逸品轩里寻。”
周围的文人墨客听到这首打油诗,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店主竟然敢调侃诗仙李白,纷纷看向李白,想看看他会如何反应。
李白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桌子说:“好!好一个‘不如来块点心甜’!你这小子,有点意思!不仅点心做得好,还会编诗调侃我,有胆量!”
他没有丝毫生气,反而觉得李逸很对自己的胃口。他端起茶杯,对李逸说:“可惜这是茶,要是有酒就好了!我李白一生,诗不离酒,酒不离诗,要是能就着你这好点心,喝上几杯好酒,说不定能写出千古名句!”
李逸心里一动 —— 李白爱酒,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他连忙说:“李先生要是想喝酒,学生这就让人去买!长安最好的‘新丰酒’,学生这就去给您买来!”
“不用麻烦!” 李白笑着说,从腰间解下一个酒葫芦,递给李逸,“我这里有自带的好酒,你去拿两个酒杯来,咱们今天不醉不归!”
李逸接过酒葫芦,打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让人闻之欲醉。他连忙让阿福拿来两个酒杯,斟满酒,递给李白一杯,自己也端起一杯。
“李先生,学生敬您一杯!” 李逸举杯,恭敬地说。
“好!干!” 李白一饮而尽,豪爽地说,“你这小子,不仅会做点心,还懂礼貌,我喜欢!以后咱们就是酒友了,不用这么客气,叫我太白就行!”
“那学生就斗胆,叫您太白兄!” 李逸也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着几分灼热,却让人精神一振。
两人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酒,聊得越来越投机。李白聊起自己的游历经历 —— 登过庐山,见过瀑布;游过长江,赏过明月;还在扬州散过千金,结交了无数好友。他的话语生动有趣,仿佛把李逸带到了那些壮丽的景色面前。
李逸也聊起自己的 “逸品轩”—— 如何改良商品,如何推出平价商品,如何方便百姓。李白听了,连连称赞:“你这‘逸品轩’,不仅卖商品,还想着百姓,有仁心!比那些只知道赚钱的商人强多了!我李白走遍天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店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