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龟兹的前一天午后,李逸闲来无事,带着阿罗憾和两名伙计,在龟兹城的市集上闲逛。初夏的龟兹市集,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西域的特色商品 —— 色彩鲜艳的丝绸、晶莹剔透的和田玉、香气浓郁的安息香,还有各种新奇的瓜果和手工艺品。
李逸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市集上的商品,时不时与商贩交流,了解西域的物产和需求。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角落的摊位吸引 —— 摊位上摆放着一堆白色的 “绒毛团”,质地柔软,摸起来像云朵一样,几位龟兹妇人正围着摊位,挑选着这些 “绒毛团”。
“阿罗憾,那是什么?” 李逸指着白色 “绒毛团”,好奇地问。
阿罗憾顺着李逸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大人,那是棉花,是龟兹的特产。当地百姓会把棉花采摘下来,晒干后去除种子,用来填充枕头、被褥,也会少量织成布,做贴身衣物。”
“棉花?” 李逸心里一动 —— 他在现代见过棉花,知道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制成的棉衣、棉被轻便又保暖,远超唐朝中原地区常用的麻衣和皮衣。可在唐朝,棉花主要种植在西域和南方少数地区,中原少有人种植,百姓大多不知道棉花的价值,更别说用棉花制作衣物了。
李逸快步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团棉花,仔细触摸 —— 棉花纤维柔软细长,弹性十足,手感比丝绸更亲肤,比羊毛更细腻。他问道:“老板娘,这棉花怎么卖?是用来做什么的?”
摊位老板娘是一位中年龟兹妇人,看到李逸穿着大唐服饰,又听阿罗憾翻译了问话,连忙笑着说:“这位大唐贵客,这棉花一贯钱三斤。我们平时用它填充枕头,睡起来特别舒服;也会把棉花纺成线,织成薄布,做夏天的贴身衣裳,凉快又透气。”
李逸又问:“这棉花是哪里种的?产量多吗?”
“就在龟兹城外的农田里种的。” 老板娘指着城外的方向,“每年秋天采摘,产量还不少。只是这棉花织的布不如丝绸好看,价格也便宜,大多是平民百姓用,贵族们都喜欢穿丝绸。”
李逸心里暗暗激动 —— 他知道,棉花的价值远不止填充枕头和制作薄布。在现代,棉花是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制成的棉衣比麻衣保暖,比皮衣轻便,成本还更低,非常适合唐朝中原地区的百姓。尤其是冬季,中原百姓大多穿厚重的麻衣或昂贵的皮衣,麻衣保暖性差,皮衣价格高,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要是能将棉花引入中原,推广种植,再制作成棉衣、棉被,肯定能成为惠及百姓的大商机!
第一步:深入了解棉花特性与种植
为了进一步了解棉花,李逸请老板娘带路,前往龟兹城外的棉花种植地。出了城,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一片白色的棉田出现在眼前 —— 棉株大约有半人高,枝头挂满了白色的棉桃,像一个个小小的雪球,微风拂过,棉桃轻轻晃动,场面十分壮观。
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龟兹老农,看到李逸一行人,放下手中的农具,热情地迎了上来。老板娘介绍道:“这是我的丈夫,这片棉田就是我们家种的。”
李逸向老农拱手行礼:“老人家,打扰了。我是来自大唐的商人,对这棉花很感兴趣,想向您请教一些问题。”
老农笑着说:“贵客客气了!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李逸蹲下身,仔细观察棉株和棉桃,问道:“老人家,这棉花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需要什么样的土壤和气候?”
老农耐心地解释:“棉花在春天播种,夏天开花,秋天收获,一年一熟。它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沙质土壤也能种。我们龟兹的气候正好适合,每年亩产大概能有两百斤棉花。”
“两百斤?” 李逸惊讶地挑眉 —— 这个产量不算低,要是在中原推广种植,完全能满足百姓的需求。他又问:“棉花采摘后,怎么处理?需要什么工具吗?”
“采摘后要先晒干,然后用轧花机去除种子,再用弹花机弹松,就能用来填充或纺纱了。” 老农说着,从田埂边拿起一个木制的工具,“这就是轧花机,虽然简单,但很好用,一天能处理几十斤棉花。”
李逸接过轧花机,仔细查看 —— 这是一个简单的木制滚筒,上面有细密的齿,通过转动滚筒,就能将棉花中的种子分离出来。他试着转动滚筒,果然,棉花中的种子被轻松分离,留下干净的棉纤维。
“太好了!” 李逸心里更有底了 —— 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并不复杂,中原的农民很容易掌握;而且棉花耐旱,适合中原大部分地区种植,推广难度不大。
第二步:购买棉花种子与种植技术
了解完棉花的特性和种植技术后,李逸决定购买一批棉花种子,带回长安推广种植。他对老农说:“老人家,我想向您购买一些棉花种子,带回大唐种植,不知您是否愿意出售?价格好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