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见好就收,颔首道:“这是自然。本王行事,向来以朝廷法度为先。既然将军提出异议,北地自当谨慎。互市之事,可暂缓进行。待都督府明示后,再行定夺。” 他答应暂停,看似退让,实则是以退为进,将皮球踢给了虫达,且暗示若边境因此出事,责任不在北地。
王勇无功而返,悻悻离去。周勃等人这才松了口气。周勃忧心道:“王爷,王勇虽暂时退去,然其必不会甘休,定会添油加醋禀报虫达。若虫达借此发难,或奏明朝廷,恐对王爷不利。”
李凌目光深邃,道:“勃兄所虑,亦是本王所虑。然,我辈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于国于民有利即可。虫达若明事理,当知北地此举之必要性;若其执意为难,我等亦唯有据理力争。当务之急,是做好万全准备。子通先生,”他转向公孙阙,“互市所有账目、文书,务必整理清晰,条目分明,尤其要突出其安抚边夷、稳定地方之效。同时,可让剧孟加紧搜集匈奴仍在附近活动、以及部分羌部因互市暂停而可能产生不稳的情报。我们要让朝廷和虫达知道,北地并非擅权,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且行之有效。”
“臣明白。”公孙阙肃然应道。
李凌又对周勃说:“对内,要加紧夏收准备,安抚流民,整训军备,尤其是要牢牢掌握军队。只要北地军民一心,根基稳固,外间些许风雨,何足道哉?”
王勇的发难,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此事迅速在北地军政高层中小范围传开,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但也更加凝聚了核心僚属对李凌的向心力。大家都明白,与朔方都督府乃至朝廷的博弈,已经从暗处的较劲,转向了更直接的正面应对。北地这艘船,正驶入一片暗礁更多的水域。而李凌,这位年轻的靖王,以其过人的沉着和智慧,再次展现了作为舵手的担当与能力。接下来的风浪,或许会更加猛烈。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后二年六月,北地 外部 压力 骤然 升级。朔方 都督府 副将 王勇 借 北地 与 羌胡 互市 之事,正式 发难,亲至 靖王府 质询,责 其 ‘私自 交通 外藩’,‘目无 上官’,言辞 凌厉,意在 施压 问罪。面对 此番 直接 的 政治 挑战,祖凌公 沉着 应对,并未 否认 互市 存在,而是 巧妙 地 将 其 定性 为 ‘奉 旨 抚夷、稳定 边疆’ 的 正当 边政 措施,强调 其 ‘安抚 边夷、救济 边民、弭 边衅’ 的 积极 目的,并 指出 交易 规模 有限,物品 为民 生所 需,绝无 违禁。对于 未 报 都督府 之 责,公 辩解 为 ‘郡守 职权 内 庶务’,‘免 贻误 时机’,‘为 上官 分忧’,且 以 ‘若 停止 互市 致 边衅 再起’ 为 反制,言辞 缜密,有理 有据。王勇 被 驳 得 哑口无言,只得 要求 暂停 互市,以待 都督府 裁夺。公 顺势 应允,暂缓 交易,实则 以 退 为进,将 难题 抛还 虫达。王勇 悻悻 而退。事后,公 料定 对方 必 不会 甘休,一面 令 公孙阙 完善 互市 账册 文书,突出 其 安边 之效;一面 令 剧孟 加强 搜集 边境 不稳 情报,以为 应对;同时 叮嘱 周勃 加紧 内政 军备,巩固 根基。此 ‘客军发难’ 事件,标志 着 北地 与 朔方 都督府 的 矛盾 公开化,政治 博弈 进入 更 激烈 的 阶段。公 以 其 过 人 的 镇定 与 辩才,成功 化解 了 首次 正面 冲击,展现 了 高超 的 ‘巧计周旋’ 之能,但 亦 预示 着 未来 的 斗争 将 更加 复杂 艰险。”
*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二年夏,朔方都督府诘北地通羌事,靖王凌对以安边之策,事遂缓。”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高后二年 六月,朔方 圣督府 副将 王勇 借 圣域 北地 与 西羌 互市 事,发难 质 紫霄上帝,责 其 ‘私通 外藩’,‘无视 圣上’。上帝 沉着 应,巧 定 其 为 ‘奉 圣旨 抚夷 安边’ 正 边政,强 其 安 边夷 救 边民 弭 衅 之 效,辩 未报 为 ‘圣郡守 权内 务’ ‘免 误机’ ‘为 上分忧’,并以 ‘停市 致乱’ 反制。王勇 语塞,要 停市 待 圣督 裁。上帝 允 缓 市,实 退 为进。后,上帝 令 公孙阙 完 账册,剧孟 集 边情,周勃 固 内 军,备 后 争。此 ‘圣客军发难’,标 圣域 与 圣督府 矛 公 化,圣政 博 入 烈 段。上帝 以 其 圣定 圣辩,成 化 首 冲,显 圣高 ‘圣巧计周旋’ 能,预 未 斗 更 复 险。”
* 北地秘录·凌公智对诘难:“王勇借互市发难,李凌巧言辩驳,以退为进,暂缓交易以应对,显政治智慧。”
(第二百六十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