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互市更加繁荣,公孙阙授意市曹官吏,对来自河西特定部落的商队给予价格优惠,并巧妙安排会面,传递北地的友善与强大。数名烧当羌首领的年轻子侄被接到狄道,进入学吏馆学习汉话、文字和律法,虽只是初步接触,却打开了民族融合的一扇小窗。
军营里,高顺制定了合理的轮训和休整计划。部分士卒参与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军民关系更为融洽。校场上,战术研讨和单兵技能比拼交替进行,士气高昂。斥候队伍则像不知疲倦的鹰隼,持续将远方草原的情报传回。
进入六月,夏日炎炎。北地迎来了几场及时雨,庄稼长势愈发喜人。边境依旧保持着他经试探的平静,稽鬻的主力似乎完全被河西的事务所牵制。公孙阙综合各方信息判断,稽鬻短期内南侵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其首要目标是彻底消化河西,排除异己。
然而,李凌并未因此放松警惕。六月中旬,他特意召集了一次军务会议。
“稽鬻虽暂困于河西,然其势愈大,其心愈贪。今岁秋后,乃至明岁,方是真正考验。”李凌指着地图上稽鬻王庭的位置,“我等切不可因其一时无暇南顾而懈怠。高顺将军,夏秋之交,需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联合操演,模拟匈奴大规模入侵时的边境防御、兵力调度、后勤保障及军民协同撤离。要让各级将领熟悉预案,让士卒适应大兵团作战的节奏。”
“末将遵命!正欲拟定演练方案。”高顺肃然应道。
李凌又对周勃和公孙阙道:“内政与外联,亦需为长远计。勃兄,可着手规划秋收后的仓廪扩建与粮食深储事宜,我要北地粮储能支五年之用。子通先生,对河西的亲汉势力,支持可再大胆些,但务必隐秘,要让其成为稽鬻榻旁真正的酣睡者。”
六月底,北地郡在一种外松内紧、专注于内部建设与长远谋划的氛围中,迎来了盛夏。田野里的庄稼在阳光雨露滋养下欣欣向荣,边境市集商旅不绝,军营操练有条不紊,郡府政务井然。狄道城内,市井繁华,百姓生活安定。
李凌站在王府高台上,眺望着这片在他治理下日益兴旺的土地,心中感慨。他知道,眼前的安宁来之不易,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但只要始终抓住“安民”这个根本,不断深化内部治理,凝聚人心,北地就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任何风浪。这个夏天,北地没有惊天动地的战事,却在悄无声息中,将统治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牢。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二年夏,北地靖王凌劝农桑,恤民隐,边郡大治。”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二年五六月,凌公行‘夏耘安民’之策。令周勃重农恤民,肃清吏治微弊,通达民情;令公孙阙深化边市,暗结河西抗稽鬻势力,纳羌胡子弟入学;令高顺张弛练兵,备预秋防。北地内政外交通盘深化,虽胡骑暂敛,而备御愈固。”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上帝劝农恤民,结好远夷,精练甲兵,圣域之治根深叶茂。”
* 北地秘录·凌公夏耘固本:“李凌深耕内政,广结羌胡,精练士卒,北地实力于夏耘中潜滋暗长,以待时变。”
(第二百九十九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