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1年 汉前少帝二年 农历十月末至十一月初
时值十月末,北地的深秋已然走到了尽头,凛冬的寒意如同无形的潮水,席卷了整个高原。天色时常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凛冽的西北风开始展现出真正的威力,呼啸着掠过荒原,卷起枯黄的草屑和沙尘,抽打在脸上,如同刀割。湟水岸边已见薄冰,原野上最后的生机也仿佛被冻结,一片肃杀。秋收的繁忙早已散去,田野里空余秸秆,仓廪虽已充实,但狄道城内外,却弥漫着一种比严寒更加刺骨的紧张气氛。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命令下,已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城头之上,“李”字王旗和“汉”字大旗在寒风中剧烈抖动着,守城士卒顶盔贯甲,弓箭上弦,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远方。城内,主要街道都有郡兵巡逻,车马行人明显减少,许多民房被临时征用,安置从城外迁入的百姓,空气中混合着炊烟、皮革和隐约的紧张气息。郡府衙门更是灯火通明,信使往来不绝。所有人都明白,决定北地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
十月二十八,天色异常阴沉,午后便飘起了细碎的雪粒,打在屋顶瓦当上,沙沙作响。这似乎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靖王府内,李凌与周勃、公孙阙、高顺皆未归家,齐聚在设有巨大沙盘和地图的作战室内。炭火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众人眉宇间的凝重。
“王爷,各地烽燧半个时辰前皆已回报,一切正常。但据老卒经验,此等天气,最利胡骑潜行。”高顺身披轻甲,声音低沉而急促,“末将已令前沿斥候再放出三十里,双马轮换,务必保持讯息畅通。各堡垒均已按一级战备部署,弩箭、火油、擂石皆已就位。”
公孙阙指尖点着沙盘上代表匈奴稽鬻王庭的方向,语气肯定:“综合三日来所有零散情报,稽鬻主力最迟应于五日前便已完成集结。其选择此风雪将临未临之时发动,意在借助恶劣天候遮蔽行踪,达成突袭。按骑兵行程计算,其前锋精锐,今夜或明晨,必至我边境!”
周勃补充道:“王爷,城内百姓安置已毕,存粮足支半年,水源无忧。民夫已编组完毕,随时可协助守城、运输、救护。然,大战将启,民心难免惶恐,需持续安抚。”
李凌静立沙盘前,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上面标注的每一处关隘、烽燧、堡垒。沙盘清晰地显示着北地精心构筑的防御体系:最外围是前出的烽燧哨点,其后是依托山险新建的“鹰嘴隘”、“野狼谷”等前沿堡垒,再向内是黑石堡等支撑要点,核心便是狄道城。这条防线,凝聚了他和北地军民数年的心血。
“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是风雪欲来胡马嘶。”李凌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稽鬻选此天时,可谓狡诈。然,我北地并非毫无准备。传令!”
“高顺将军!”
“末将在!”
“依第一套预案执行!前沿烽燧,见敌即燃烽火,不拘人数,但求迅疾!鹰嘴隘、野狼谷等前出堡垒,许其依险固守,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但若事不可为,可依令交替掩护,撤往黑石堡一线,不得拼光!我要的是层层消耗,迟滞敌军,而非一触即溃!你的主力,隐于二线,随时准备策应,或予敌反击!”
“诺!末将明白!定让胡骑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高顺抱拳,眼中战意熊熊。
“勃兄!”
“臣在!”
“城内施行宵禁,加派巡逻,严防奸细。安抚百姓,告知官府已有万全准备,但亦需做好巷战预案。医药、饮食、保暖之物,务必保障到位。此战,不仅是军士之战,亦是全城百姓之战!”
“臣遵命!必保城内秩序井然,民心稳定!”周勃肃然领命。
“子通先生!”
“阙在!”
“所有情报渠道,保持最高强度运作!我要知道稽鬻主力的确切位置、兵力分布、主攻方向!朔方虫达处、河西那些有联系的部落,有无异动,一有消息,即刻来报!”
“明白!信鸽、快马、死士皆已就位!”公孙阙郑重点头。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敌军大规模入侵的危急关头,展现出沉着果断的统帅气质,防御部署层次分明,兼顾前沿抵抗与纵深机动,并高度重视民心士气与情报支持,展现出卓越的临战指挥能力… 宿主状态:于大战前夕的极度压力下保持冷静,决策清晰果断,有效凝聚了北地军民的抵抗意志,为即将到来的血战奠定了坚实的指挥基础…】
计议方定,众人各自领命而去。李凌独自走到窗边,推开一道缝隙,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粒瞬间涌入。远处天际,乌云翻滚,夜色正悄然吞噬大地。他知道,和平的日子结束了,北地的土地上,即将浸满鲜血。
是夜,风雪渐骤。子时刚过,距狄道西北约一百二十里的“孤山烽燧”,值守的士卒老王正裹紧皮袄,费力地辨认着风雪弥漫的黑暗。忽然,他耳朵贴地,隐隐感到地面传来极其细微、却密集如擂鼓般的震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