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1年 汉前少帝二年 农历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初
十一月的北地,严寒已臻极致。天地间唯余一片死寂的苍白,朔风怒号,卷起千堆雪,将整个世界搅得混沌不清。狄道城如同一头巨大的玄色巨兽,默然匍匐在冰封的湟水之畔,厚重的城墙上覆盖着坚冰与积雪,在惨淡的日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寒光。匈奴稽鬻大军兵临城下已近半月,最初的强攻受挫于黑石堡的顽强抵抗后,这支庞大的军队并未退去,而是如同盘踞的狼群,将狄道城铁桶般围住,营寨连绵数十里,人喊马嘶之声即便在风雪中也隐约可闻。战事并未如狂风暴雨般猛烈持续,而是转入了一种更为磨人的状态——长期的围困与伺机而动的袭扰。稽鬻显然改变了策略,意图凭借兵力优势,通过断粮道、疲守军、寻找破绽的方式,将北地这颗最坚硬的钉子慢慢磨断。狄道城内,尽管粮草充足,工事坚固,但数万军民被困于孤城,日夜面对城外虎视眈眈的强敌,那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靖王李凌深知,守城之战,不仅是刀剑弓弩的较量,更是意志、耐力与智慧的比拼。他一方面要维持城防的绝对稳固,抵御敌军任何可能的试探与攻击;另一方面,更要稳定城内人心,维系军民的士气,并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打破僵局,挫敌锐气。
十一月二十日,大雪初霁,但天色依旧阴沉。稽鬻终于按捺不住,发动了第一次针对狄道城的大规模试探性进攻。数千匈奴步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推着简陋的盾车和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然而,狄道城防经过多年经营和近期强化,已非黑石堡可比。城头守军在高顺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待匈奴兵进入射程,墙垛后骤然爆发出密集的箭雨,尤其是威力强大的床弩发射的巨箭,轻易穿透盾车,将后面的匈奴兵连人带盾钉在地上。滚木擂石如雨点般砸下,沸腾的金汁倾泻,城下瞬间化作人间炼狱。匈奴兵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代价,却未能靠近城墙根,便狼狈退去。这次进攻,更像是一次火力侦察,也让稽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狄道城防的坚固。
初战的胜利并未让李凌放松警惕。他在王府召集军事会议,分析敌情。
“王爷,稽鬻此番试探,受挫而退,其短期内恐不会再行强攻。”高顺分析道,“然,观其营寨布置,深沟高垒,巡逻严密,显是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我军虽粮草无忧,然久困城中,士卒易生惰气,百姓亦会恐慌。”
公孙阙呈上最新情报:“据潜入敌营的死士冒死传回的消息,稽鬻近日频繁召集各部首领议事,似在商讨对策。有部落首领提议挖掘地道,亦有建议驱赶俘获的边民为前驱,消耗我军箭矢。此外,河西有部落不堪稽鬻压榨,有异动迹象,但被其强力弹压。”
周勃则忧心城内民生:“王爷,围城已近半月,虽物资充足,然柴薪消耗巨大,虽有储备,亦需节省。且百姓困于城中,无事可做,又闻城外敌情,流言渐起,需加强弹压与疏导。”
李凌静听汇报,目光沉静。他走到巨大的城防图前,手指划过城墙各段,缓缓道:“稽鬻欲困死我等,乃是阳谋。然,我狄道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彼可围我,我亦可扰彼。困守孤城,终非长久之计。”
他随即做出部署:
“高顺将军,城防万不可松懈。敌军新挫,或会偃旗息鼓,亦可能故技重施,夜袭或黎明突袭。守军需分班轮值,时刻警惕。尤其要防范敌军挖掘地道。可沿城内墙根,深挖壕沟,埋设大瓮,令耳聪者日夜监听,一旦发现地下异响,立即灌烟灌水,或对挖破之!”
“诺!末将已安排下去,定不让胡狗地道得逞!”高顺凛然应命。
“子通先生,”李凌看向公孙阙,“情报工作,需更加主动。死士冒险潜入,所得有限。可尝试夜间用吊篮缒下精锐斥候,捕俘敌军哨兵或落单者,拷问其营寨布置、粮草囤积点、将领作息等情报。对河西,继续暗中联络那些心怀不满的部落,许以重利,若其能袭扰稽鬻粮道或后方,我北地必有厚报!”
“勃兄,”李凌最后吩咐周勃,“城内稳心为第一要务。除严查流言、维持秩序外,可组织些事情让百姓参与。例如,协助军中工匠制作箭矢、修补皮甲,妇女可集中缝制冬衣、护理伤兵。让众人有事可做,心有所系,可减恐慌。柴炭定量供应,优先保障守城士卒与医疗机构。可公开宣讲我粮草储备之丰,安众人之心。”
李凌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此外……我意,不能总是被动挨打。可选精锐敢死之士,趁风雪夜,出城劫营!”
【系统提示:宿主在长期围城的压力下,采取“固防、稳内、主动出击”的综合策略,旨在打破战场僵局、掌握信息主动、维持军民士气,展现出逆境中积极寻求突破的统帅意志… 宿主状态:于被动防御中寻求战略主动,将心理战、情报战与有限战术反击相结合,统治手腕更显灵活与强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