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会结束后的三天,对于吴普同而言,是在希望与焦虑的钢丝上行走的三天。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两篇毕业论文的框架构建上,但耳朵却总是不自觉地留意着宿舍电话的动静。每一次铃声响起,他的心都会随之猛地一缩,直到确认不是找自己的,那悬起的心才又缓缓落下,带着一丝失望。深州之行留下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他太需要一份确定的offer来驱散眼前的迷雾,证明自己的选择并非盲目。
马雪艳同样处于这种焦灼的等待中。两人每天都会通电话,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绕回到招聘会上。
“你们宿舍电话今天响了几次?”马雪艳会这样问。
“三四次吧,都不是我的。”吴普同回答,语气里带着无奈。
“我们这边也是……哎,你说,那家饲料厂,会不会觉得我们学校不够好?”
“应该不会吧,毕竟是专业对口的……”
这种互相安慰又互相传染焦虑的对话,成了那几日的常态。直到第三天下午,那期待已久的召唤终于来临。
电话是康大伟接的,他听着听着,脸上露出古怪的表情,捂着话筒,扭头对正在书桌前看资料的吴普同喊道:“老吴!找你的,红星饲料!嘿,可以啊!”
一瞬间,吴普同感觉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然后又猛地松开,血液“嗡”地一下涌上头。他几乎是弹起身,几步跨过去,接过话筒时,手指甚至有些微颤。
“您,您好,我是吴普同。”
“吴普同同学你好,这里是保定红星饲料有限公司。通知你明天上午九点,到公司参加面试。地址是……”
放下电话,吴普同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连日来积压在胸口的浊气都吐了出去。脸上控制不住地漾开笑容,那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带着巨大欣喜的笑容。
“定了?”康大伟凑过来,笑着问。
“嗯!明天面试!”吴普同用力点头。
“牛逼!我就说你能行!”康大伟用力捶了一下他的肩膀,由衷地为他高兴。李政和杨维嘉也从书本里抬起头,投来祝贺的目光。
喜悦之余,消息也很快在班里传开。这次红星饲料厂在校招会上显然收获颇丰,陆续有好几个同学都接到了面试通知。让吴普同略感意外的是,其中竟然包括了同宿舍的张卫平。
张卫平在宿舍里,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存在。他很少参与宿舍的夜谈,也几乎不分享自己的求职进展。吴普同只知道他也在积极找工作,做过不少兼职,但具体投了哪些单位,大家都不清楚。
“卫平,你也接到红星饲料的通知了?”吴普同趁着张卫平在宿舍整理东西的时候,主动问道。
张卫平抬起头,黑瘦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那挺好,明天一起过去?”吴普同发出邀请,想着有个伴。
张卫平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行。”
这种意外的交集,让吴普同对明天的面试又多了一分异样的感觉。张卫平就像班上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如今却可能成为未来的同事。
第二天上午,吴普同和张卫平,还有其他几个接到通知的同学,相约在校门口集合,一起乘坐公交车前往位于保定南郊的红星饲料有限公司。相比去深州时的孤身一人和沉重心情,这次路途显得轻松了许多。同学们互相打着招呼,交流着打听到的关于这家公司的零星信息,气氛颇为活跃。
红星饲料的厂区比想象中要规整些。不算特别大,但几栋厂房和办公楼排列有序,厂区道路干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属于谷物和豆粕的醇厚气味,并不难闻。
面试被安排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正如事后了解到的那样,这更像是一场录用前的见面会和情况说明会。主持面试的是那天在校招会上见到的那位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男HR(后来知道姓刘,是人事主管)和那位干练的女HR(姓王)。
刘主管没有进行单独的技术提问,而是面向所有到场的学生,再次更为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情况:红星饲料是一家有十几年历史的老厂,在本地市场有一定口碑,主要生产猪、鸡、鸭等系列配合饲料。目前处于稳定发展期,正在考虑引进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和管理理念。
接着,他重点介绍了实习期和转正后的待遇、福利以及工作岗位安排。
“实习期三个月,每月基本工资八百元,提供集体宿舍,有食堂,费用不高。实习期主要是在生产一线轮岗,熟悉整个流程。三个月后考核合格,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薪资会根据岗位和能力进行调整,初步预计能到一千元左右,并缴纳社会保险。”
刘主管语气平和,条理清晰,“这次我们招聘的岗位,主要是生产工艺员和品质控制员,都需要从基层做起。希望大家有心理准备,生产车间环境相对嘈杂,也需要适应倒班制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