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国的趁虚而入
当燕国内乱的消息传至齐国,齐宣王君臣喜出望外,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齐国与燕国相邻,多年来一直对燕国的土地、资源虎视眈眈,苦于无机可乘。如今燕国陷入内战,国力空虚,齐宣王认为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于是,齐国打着 “助太子平复国,讨伐奸臣子之” 的旗号,迅速集结大军,由匡章率领,浩浩荡荡地向燕国进发。此时的燕国,因内战早已疲惫不堪,百姓对这场无休止的争斗失望透顶,军队也士气低落。面对齐国的大军压境,燕国士卒无心抵抗,城门不闭,齐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势如破竹。
短短五十天,齐国大军便攻破了燕都蓟城,燕王哙在乱军中被杀,子之被俘后,被齐军残忍地剁成肉酱。齐国军队在燕国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燕国的府库被洗劫一空,无数珍宝被运回齐国。曾经繁华的蓟城,如今满目疮痍,百姓哭声震天。而那位曾被齐国许诺支持的太子平,也在战乱中丧生,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燕国,这个老牌诸侯国,在这场内乱与外敌入侵的双重打击下,瞬间濒临亡国的绝境。
历史余响:教训与反思
燕王哙禅让这一事件,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燕国历史上激起千层浪,其影响深远而持久。
短期来看,燕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灾难深渊。内战爆发,将军市被与太子平的军队混战数月,军民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农田荒芜,商业停滞,燕国的元气大伤。而齐国的趁虚而入,更是让燕国雪上加霜,国都蓟城被攻破,燕王哙与子之身死,府库被洗劫一空,燕国几乎濒临亡国绝境,在战国列强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长期而言,这场禅让闹剧使得燕国的发展进程严重受阻。原本就相对滞后的燕国,在经历这场内乱后,与其他强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后来燕昭王即位,奋发图强,招揽贤才,试图重振燕国,但终究难以弥补这一事件带来的巨大创伤。燕国在之后的岁月里,始终在强国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直至战国末年被秦国所灭。
回顾这段历史,燕王哙禅让之所以失败,根源在于其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国纷争不断,社会处于剧烈变革之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唯有强化君主集权,推行富国强兵的变法改革,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足。禅让制虽在传说中的上古时代有过成功范例,但彼时的社会结构简单,人心淳朴,与战国时期的复杂局势截然不同。燕王哙不顾时代背景,盲目效仿上古禅让,试图以理想主义的方式治理国家,最终只能落得身死国乱的悲惨下场,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