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六年,长安的夏天来得格外早,刚入五月,太极宫的琉璃瓦就被晒得发烫。唐国公李渊的府邸里,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躁动。府里的下人都知道,夫人窦氏这胎怀了足有十一个月,请来的御医换了三拨,都只说脉象奇特,不敢妄言吉凶。
这天夜里,长安城突然刮起狂风,黑云压得很低,仿佛要把皇城的角楼都压塌。李渊正在书房翻看兵书,忽闻后院传来一声惊雷般的啼哭,震得窗棂都嗡嗡作响。他心头一跳,扔下书就往后院跑,刚到月亮门,就见接生婆抱着个红布包裹的婴儿冲出来,脸色煞白地说:“公爷,您快看这孩子……”
李渊接过襁褓,只觉得入手沉重,竟比寻常婴儿重了一倍有余。再看那孩子,紧闭着双眼,脑袋却比一般婴儿大上一圈,额头上鼓着块明显的肉瘤,皮肤白得像玉,却泛着冷光。最奇的是他的手,小小的拳头攥得紧紧的,指甲盖竟带着淡淡的金色。窦氏躺在产床上,脸色苍白地说:“方才生他时,我梦见一头金翅大鹏鸟撞进怀里,这孩子…… 怕是有些来历。”
府里的老管家偷偷跟人说,这孩子落地时,后院的那棵老槐树突然断了根枝桠,砸在石桌上,裂成了两半,像是被巨力劈开的。更怪的是,第二天清晨,丫环去给婴儿喂奶,发现摇篮里的孩子竟在啃自己的拳头,那小拳头硬得像铁疙瘩,把丫环吓得手里的奶碗都摔了。
李渊给这孩子取名李元霸,小名霸儿。这孩子长到三岁还不会说话,只会发出 “呜呜” 的低吼,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却总爱抓着府里的石狮子摆弄。有次李渊的部将秦叔宝来访,见李元霸正抱着个半人高的石墩子玩,惊得说不出话来 —— 那石墩子至少有三百斤重。李渊笑着说:“这孩子就是力气大些,其他地方倒平平无奇。” 话虽如此,他却悄悄让人把府里所有带棱角的家具都包上了棉垫。
李元霸五岁那年,长安城来了个云游的老道,自称紫阳真人。他在府门外徘徊了三天,说要见府里的三公子。李渊起初不允,后来见老道颇有仙风道骨,便让下人把李元霸带了出来。那老道一见李元霸,眼睛顿时亮了,说:“此子乃金翅大鹏转世,力能扛鼎,只是戾气太重,需得好生管教。”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对紫金锤,那锤小巧玲珑,却不知用什么材质打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老道说:“这对锤名为‘擂鼓瓮金锤’,重八百斤,等他长大些,可教他练锤法,既能收敛戾气,又能防身。”
自那以后,紫阳真人便在府里住了下来,每日教李元霸练锤。说来也怪,这孩子对别的事都漠不关心,唯独对那对金锤爱不释手。起初他只能勉强举起,没过半年,就能挥舞着玩耍了。更奇的是,自从练锤后,他竟慢慢会说话了,只是吐字不清,常常把 “锤” 说成 “捶”,把 “打” 说成 “哒”。
七岁那年,李元霸跟着李渊去龙门打猎。见一群武将围猎一头猛虎,箭矢射了几十支都没能放倒。他嫌众人磨蹭,竟提着那对已经被他练得发亮的金锤冲了过去。猛虎扑过来时,他不躲不闪,左手一锤砸在虎头上,右手一锤横扫,竟把猛虎的身子劈成了两半。血溅了他一身,他却咧着嘴笑,嘴里喊着:“好玩,好玩!” 李渊又惊又喜,却也暗暗担心,这孩子的凶性怕是难驯。
大业七年,隋炀帝征高句丽,李渊奉命督运粮草,带着十二岁的李元霸同行。队伍行至辽水,遇上暴雨,粮草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几十个民夫拉了半天,车轴都快断了,粮草车还是纹丝不动。李元霸看了会儿热闹,突然跑过去,双手抓住车辕,大喝一声,竟将整辆粮草车举了起来,稳稳地放到了高处的平地。随行的将士都看呆了,有个老兵揉着眼睛说:“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般神力。”
那天夜里,营中来了股流寇,大约有百余人,手持刀枪冲进军营抢粮草。守营的士兵猝不及防,被砍倒了好几个。李元霸被吵闹声惊醒,赤着脚就冲了出去,手里还提着那对金锤。流寇见是个半大孩子,都笑他不自量力,有个带头的举刀就砍。李元霸左手锤一格,刀就断成了两截,右手锤顺势砸下去,那流寇的脑袋像西瓜一样开了花。剩下的流寇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李元霸却追了上去,双锤挥舞得像风车,不一会儿就把百余人杀得干干净净,血流成河。李渊闻讯赶来,见李元霸站在尸堆里,脸上身上全是血,却还在咯咯地笑,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寒意。
回到长安后,李渊把李元霸锁在后院的练功房里,不让他再随便出门。可这孩子力气实在太大,铁链锁了没几天就被他挣断了。有次他偷偷溜出去,在西市看见有人耍狗熊,觉得那狗熊笨笨的好玩,竟冲上去把铁笼子拆了,吓得狗熊四处乱窜,西市顿时乱成一团。商户们告到府里,李渊气得用家法抽了他几十下,他却像没事人一样,还问:“爹爹,你累不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