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盛唐由盛转衰的权力阴影
天宝十一载(752 年)冬,长安城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平康坊,宰相李林甫的府邸内却弥漫着比冬日更刺骨的寒意。病榻上的李林甫枯瘦如柴,眼前不断闪过近二十年来朝堂上的刀光剑影 —— 被他排挤的张九龄、遭他陷害的李适之、死于他构陷案中的韦坚与杜有邻,还有此刻正在外散布他谋反谣言的杨国忠。这位把持朝政十九年的 “首席宰相”,曾让唐玄宗说出 “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皆林甫之力也” 的赞誉,最终却在权力的巅峰跌落,死后还被剥夺官爵、剖棺改葬。他的一生,是盛唐最辉煌时期的权力缩影,是 “口有蜜,腹有剑” 的政治标本,更是唐朝从巅峰滑向深渊的关键推手。
李林甫出身李唐宗室旁支,曾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长平王李叔良,这样的出身让他自带 “皇亲” 光环,却又因血脉疏远,无法跻身宗室核心。年轻时的李林甫并未显露出后来的权谋狠辣,反而因精通音律、熟悉典章,在仕途初期走得平稳。他最初以门荫入仕,担任千牛直长,后来凭借舅父姜皎的引荐,历任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等职。这段时期的李林甫,更像一个熟悉官场规则的 “技术型官僚”—— 他熟悉律令条文,能高效处理行政事务,甚至在担任吏部侍郎时,曾通过严格核查,揭穿了数起冒名顶替的选官舞弊案,展现出不俗的吏治才能。正史中对他早年的记载虽简略,却也暗示了一个事实:李林甫并非后世脸谱化的 “无能奸臣”,而是具备扎实行政能力的官员,这也是他后来能长期掌权的重要基础。
真正让李林甫踏入权力核心的,是他精准的政治投机。唐玄宗开元中后期,武惠妃深得宠爱,意图废黜太子李瑛,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朝中大臣多反对废储,张九龄等宰相更是直言进谏,而李林甫却暗中通过宦官向武惠妃传递消息:“愿保护寿王。” 这番表态让他赢得了武惠妃的支持,也让唐玄宗看到了 “听话” 的备选大臣。当时张九龄因屡屡犯颜直谏,已逐渐失去唐玄宗的信任 —— 比如唐玄宗想封禅泰山,张九龄以 “天下虽安,未可大意” 劝阻;唐玄宗想任命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以 “仙客无学术,不堪重任” 反对。每次张九龄进谏时,李林甫都在事后对唐玄宗说:“天子用人,何有不可?张九龄不过是拘泥古义罢了。” 这种 “顺上意” 的姿态,与张九龄的 “逆鳞” 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在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唐玄宗罢黜张九龄,任命李林甫为中书令,开启了李林甫独掌相权的时代。
掌权后的李林甫,将 “权谋” 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他最着名的标签 “口有蜜,腹有剑”,并非空穴来风 —— 表面上,他对同僚温和有礼,甚至会主动为对方的困境 “着想”,暗地里却设下陷阱。比如宰相李适之性格耿直,李林甫曾对他说:“华山有金矿,开采可富国,陛下还不知道呢。” 李适之信以为真,连忙向唐玄宗上奏,唐玄宗询问李林甫时,李林甫却慢悠悠地说:“臣早就知道,但华山是陛下的本命山,开采会动摇龙脉,所以不敢说。” 这番话让唐玄宗认为李适之 “考虑不周”,从此疏远了他,李适之最终在李林甫的持续打压下,被迫自杀。类似的手段,李林甫用在了无数政敌身上:他利用 “韦坚案” 牵连太子李亨的亲信,让太子险些被废;借 “杜有邻案” 清洗朝堂上的异见者,甚至连自己的女婿杨齐宣,也在他的逼迫下诬告他人。为了控制言路,李林甫还对谏官说:“现在明主在上,群臣只要按陛下的意思办事就好,何必多言?你们没看到宫门口的立仗马吗?它们吃着上等的草料,却不敢嘶鸣,一旦嘶鸣就会被赶走,后悔都来不及。” 从此,朝堂上的谏言声日渐稀少,唐玄宗听到的,只剩下李林甫筛选后的 “顺耳之言”。
但李林甫的掌权,并非全是 “祸国” 之举。作为行政官僚,他对唐朝的制度建设仍有贡献 —— 他主持修订了《唐六典》,这部记载唐朝官制的典籍,详细梳理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系,成为后世研究唐代官制的重要文献;他整顿吏治,规范了选官流程,减少了地方官员的舞弊现象;在财政上,他推行 “和籴法”,通过官府加价收购粮食,既稳定了粮价,也充实了国库。这些举措,让唐玄宗后期的 “开元盛世” 得以延续表面的繁荣,也让李林甫获得了 “治世能臣” 的假象。然而,他的所有行政举措,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的:巩固自身权力。为了防止边将因战功入朝拜相,威胁自己的相位,李林甫向唐玄宗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建议:“文士为将,怯于冲锋陷阵;不如用胡将,胡将善战,且出身寒微,不会入朝争相。” 这个建议看似合理,却为藩镇割据埋下了定时炸弹 —— 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胡将相继崛起,手握重兵,尤其是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兵力占全国边军的三分之一。李林甫在世时,还能通过恩威并施控制安禄山(安禄山每次入京,都要亲自拜见李林甫,甚至在寒冬里吓得汗流浃背),但他死后,再也无人能制衡这些手握兵权的藩镇将领,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