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春夏之交,阳光日渐炽烈,但德意志帝国主导的“欧洲联盟”新秩序在雄心勃勃的推进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第一次来自内部的剧烈阵痛。。
5月20日,一个被载入经济史册的日子。印着抽象桥梁图案、罗马数字和粗体“EURO”字样的新钞票,连同叮当作响的辅助硬币。
在德意志帝国、奥地利合众国、保加利亚王国、奥斯曼帝国及其控制下的波兰、波罗的海、乌克兰等卫星国范围内,被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向市场,旨在取代各国原有杂乱且信誉不一的货币,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然而,这一宏大的计划在落地之初,便遭遇了民间本能而强烈的抵触,引发了一场席卷联盟的经济信任危机。
在柏林的腓特烈大街,一位家庭主妇紧紧攥着几张崭新的欧元钞票,试图从熟悉的肉铺老板那里购买晚餐的香肠和培根。
“不行!夫人,我只收帝国马克!或者金子!”肉铺老板挥舞着手上油腻的砍刀,指着柜台前手写的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暂不收陌生欧元”。
“可是…政府说这是法定货币…”主妇焦急地辩解。
“政府?政府能保证这花花绿绿的纸片明天还能买到一块面包吗?没准明天50万欧元就只能买到一块面包,我只要实实在在的马克!”老板的态度强硬,后面排队的顾客也纷纷附和,场面一度混乱。
在维也纳的格拉本大街,一家老牌咖啡馆门前挤满了人,并非为了品尝咖啡,而是试图将刚刚从银行强制兑换来的奥地利先令换成欧元,或者干脆取出存款。
银行铁门紧闭,只留下一个小窗口,里面传出职员疲惫而机械的声音:“根据联盟法令,旧币兑换已结束,所有业务请使用欧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绅士激动地用雨伞敲打着地面:“强盗!这是赤裸裸的抢劫!我和我父亲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就这么变成了这些来历不明的废纸?!”
在布达佩斯、在华沙、在索非亚……类似的场景比比皆是。商店拒收,市场停滞,黑市上旧马克、奥匈克朗、保加利亚列弗对欧元的汇率被疯狂炒作,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民间蔓延。
普通民众——工人、农民、小店主、以及退伍士兵他们对“欧洲联盟”这个宏大的概念感到茫然和恐惧,无法信任这张轻飘飘的、剥夺了他们熟悉价值尺度的纸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可能瓦解经济秩序的危机,威廉皇帝在无忧宫的书房里,听着经济部长和央行行长焦头烂额的汇报,脸上没有任何惊慌,只有一种早有意料的冷峻。
他深知货币的信誉在初始阶段,必须依靠强大的国家强制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来塑造。
他首先采取了攻心战术。5月21日上午,在柏林皇宫面向卢斯特加滕花园的阳台上,林晓通过架设的庞大扩音器网络,向广场上聚集的、面带忧虑的民众,也向整个帝国乃至联盟的无线电听众,发表了措辞强硬而又充满煽动力的全国讲话:
“德意志的公民们!奥地利、保加利亚、奥斯曼以及所有欧洲联盟的公民们!”
他的声音通过电流,带着一丝金属的质感,传遍四方。“我,威廉,你们的皇帝和领导者,听到了你们的声音,理解你们手中的新钞票所带来的疑虑和不安!这是人之常情!”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甚至带着一丝怒意:“但是,请看清楚!你们手中的,不是一张普通的纸!它上面印着的,是我们欧洲联盟的象征!它代表着我们打破盎格鲁-萨克逊人金融霸权的决心!代表着我们欧洲人要自己掌握自己经济命运的意志!它的背后,是什么?”
他提高了音量,几乎是在呐喊,“是鲁尔区冒着滚滚浓烟的工厂!是西里西亚无尽的黑金煤矿!是斯柯达兵工厂轰鸣的机床!是你们儿子、丈夫、父亲组成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帝国陆军和公海舰队提供的、最终的、也是最强大的信用担保!这信用,由我的皇冠和霍亨索伦家族的荣誉来背书!我在此向你们每一个人保证,欧元的购买力,将与帝国的钢铁和意志一样,坚不可摧!”
皇帝的亲自喊话,如同一剂强心针,暂时稳定了部分情绪。但紧随其后的,是更为严厉的铁腕措施:
帝国议会紧急通过《欧元流通保障法》,规定所有市场交易、薪资支付、债务清偿必须以欧元结算。
拒收欧元或恶意炒作、囤积居奇、扰乱金融秩序者,一经查实,视为“经济叛国罪”,可处以巨额罚款、没收财产乃至监禁。
身着灰色制服的宪兵和经济警察出现在各大市场、交易所,数名公然抗命的商店老板被当场逮捕,店铺查封,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对面包、肉类、土豆、煤炭等最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全国统一的欧元限价,并组织国营公司直接调运物资,以稳定价格,确保欧元的基本购买力,任何敢于突破限价的商人将面临严厉惩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帝国再临:我的1915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