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酥靠在母亲温暖柔软的怀里,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重新翻开那本厚厚的室内设计案例集,指尖划过精美的图片和细致的注解,神情专注。
林教授没有再拿起自己的书,只是微微低头,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沉静的侧脸上。
阳光透过纱帘,在她细腻的皮肤上投下柔和的光晕,长长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随着阅读轻轻颤动。
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林教授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扎着羊角辫、趴在她膝头看图画书的小苏酥。
她的苏酥,从小就不是那种天赋异禀、一点就通的聪明孩子。
在学业上,她一直是个中等生,不拔尖,也不落后,按部就班,平平常常。
直到初中那年,她像是突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光——她疯狂地爱上了画画。
这或许也是受了苏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她就喜欢搬个小板凳,安安静静地坐在爸爸的大书桌旁,看苏教授用各种专业的工具绘制复杂的建筑图纸,那些线条、结构、光影,在她小小的心里埋下了美的种子。
发现女儿对画画有兴趣后,苏教授便经常在周末牵着她的手,溜达到京大艺术系的画室。
那里有浓郁得化不开的松节油和颜料气味,有专注挥笔的学长学姐,有完成或未完成的画作。
苏酥就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有时也拿起铅笔,在废弃的画纸背面,模仿着涂鸦。
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她对绘画的热爱与日俱增。
苏教授看出女儿是真喜欢,便送她去了校外专业的画室,系统地学习素描、水彩。
寒暑假,她的“课堂”更是直接搬到了京大艺术系,跟着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写生、听讲座,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深造”。到了初三,她顺理成章地转为艺术生。
高考那年,她凭借京市艺考前五的优异成绩,加上虽然不算突出但也足够达线的文化课成绩,顺利考入了全国顶尖的美术学院。
大四时,身边的同学纷纷规划出路,林教授也鼓励女儿试试考研,继续深造。
第一次考研,毫无意外地失败了。苏酥的文化课底子本就不算扎实,考研对她而言,难度不小。
林教授虽然鼓励她再来一次,但内心深处,其实已经做好了女儿可能再次折戟的准备。
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个时候,秦柏舟出现了。
这个男人的出现,像是一道强光,照进了苏酥原本有些迷茫的未来。
他不仅在生活中呵护她,更在学业上给了她巨大的支持和信心。
他亲自为她梳理知识点,划重点,用他清晰的逻辑和耐心,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政治、英语题目讲得明明白白。
是他让苏酥觉得,考研这条路,她可以走下去,并且能够走通。
林教授能清晰地感觉到,女儿这次备考的状态和信心,与上一次截然不同。她几乎可以肯定,这一次,苏酥一定能考上。
想到这里,林教授的目光更加柔和。她抬眼,望向书房的方向。
苏教授今年已经快六十了,他是三十多岁才得了这么个宝贝女儿,自然是捧在手心里长大。
他对女儿的要求从来不是多么优秀,出人头地,而是希望她快乐、健康。
他从不强迫苏酥去考取什么证书,追求什么头衔。
当同事们的女儿出国留学、读博深造、进入体制内光鲜的单位时,他也只是真诚地笑着送上祝贺。
偶尔有人问起:“苏教授,你家苏酥以后打算做什么呀?有什么规划?”
苏教授总是乐呵呵地,带着点老父亲的憨厚和满足,回答:“不急,在我们身边先养着。她还小,慢慢来。”他是真的不急,他不指望女儿立刻去工作挣钱,他相信苏酥有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只要她开心,能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够自食其力,就够了。
林教授的指尖轻轻拂过苏酥的长发,心中充满了平静的感激。
感激丈夫对女儿的宽容与深爱,更感激命运让秦柏舟来到了女儿身边。
他不仅给了女儿爱情,更给了她方向、信心和坚实的依靠。
她的苏酥,或许不是最闪耀的那颗星,但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轨道,并且正被温暖而有力地托举着,平稳地驶向幸福的未来。这就足够了。
在苏家,氛围向来是宽松而温暖的。在外面,苏教授和林教授会要求女儿待人接物有礼貌,言行得体。
但一回到家里,苏酥就像解除了所有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
她可以在父母面前畅所欲言,分享所有喜怒哀乐,偶尔甚至会“以下犯上”,跟爸爸斗斗嘴,跟妈妈撒撒娇。
苏教授和林教授也乐得纵容,他们觉得,家就应该是让孩子感到最放松、最无所顾忌的地方。
而现在,林教授欣慰地发现,女儿又找到了一个可以继续纵容她、让她做自己的人——秦柏舟。
看着阳台上蜷缩在吊椅里安然睡去的女儿,林教授心中满是感慨,她的苏酥,运气真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领导步步为营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领导步步为营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