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初一,南京汤山36师驻地。
凌晨三点,急促的紧急集合号突然刺破夜色,比预定演练时间提前了整整两小时——这是宋希濂特意安排的“无预警测试”,要检验部队在突发情况下的反应速度。
陈阿福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手指熟练地勾过军装领口,脚踩进布鞋时还没完全清醒,却凭着这半个月的加练本能,摸着重枪托就往门外冲。走廊里满是士兵的脚步声,没人喧哗,只有班长压低的口令:“快!动作轻!别磕到武器!”
“阿福,你面具带了没?”王大壮从身后拍了他一把,手里还攥着两发备用子弹,“师座说了,这次要模拟‘带装备紧急转移’,少一样都算不合格。”
陈阿福摸了摸背包侧面的防毒面具,心里一松:“带了!大壮哥,你说这次师座又要考咱们什么?”
“别废话,先站队!”
两人刚跑到操场,就看见宋希濂骑着黑马站在旗杆下,手里的怀表指针刚过三点十分。邱维达拿着花名册,正逐营清点人数:“一营到齐!二营缺两人,正在赶来!重炮营已完成武器装车,待命!”
宋希濂抬眼扫过队伍,士兵们虽然头发凌乱,眼里带着困意,但手里的武器都攥得很紧,背包也收拾得整齐——比上次紧急集合的状态好了太多。他勒了勒马缰绳,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得很远:“这次集合,大部分部队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准备,不错!但二营还有人迟到,说明你们的警惕性还不够!”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重炮营的方向:“重炮营出列!现在给你们一个小时,把十门榴弹炮拉到东边的临时阵地,完成架设和模拟射击——我要看到你们的速度!”
“是!”重炮营士兵齐声应道,推着炮架就往东边跑。陈铭跑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地形图,时不时回头喊:“注意炮轮!别蹭到石头!”
【叮!宿主组织无预警紧急集结演练,部队反应速度显着提升,奖励积分,德制军用卡车8辆(已合理化伪装为“华侨捐赠运输补充”),“快速阵地勘察手册”15本。】
淡蓝色的光幕在宋希濂眼前一闪而逝,他压下心头的喜悦,对身边的周明远说:“把这次演练的成绩整理出来,落后的营连晚上开会检讨。另外,给北平李参谋发报,问问宛平那边的情况,日军最近有没有新动作。”
上午十点,重炮营的模拟射击刚结束,周明远就拿着电报匆匆赶来,脸色比早上更沉:“师座,北平传来坏消息!日军昨天在宛平城外架设了八门150mm重炮,炮口直接对准宛平城墙,还抓了咱们两名观察哨士兵,说他们‘越界侦察’,要咱们用粮食和药品换!”
宋希濂接过电报,指节捏得发白——日军连重炮都架到城下了,这已经是开战前的最后挑衅。他立刻对邱维达说:“让后勤处准备一批压缩饼干和急救包,派一个排护送,明天一早就出发去北平——先把人救回来,不能让弟兄们在鬼子手里受委屈。”
“可鬼子要是拿了东西还不放人怎么办?”邱维达担忧地问。
“那就跟他们耗!”宋希濂眼神一冷,“让张勇排配合29军,在交换地点附近埋伏——要是鬼子耍花样,就把他们的重炮位置摸清楚,咱们的榴弹炮虽然远,但只要有坐标,就能支援!”
当天下午,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的情报参谋在南京召开了“华北-华东情报共享会”。会议桌上摊着两张大地图,华北地图上用红笔圈满了日军的集结点,华东地图上则标注着日军军舰和碉堡的位置。
“日军在宛平的重炮,型号是四年式150mm榴弹炮,射程约8000米,咱们的德制榴弹炮射程比他们远2000米,只要有准确坐标,就能压制他们。”36师的情报参谋指着地图说。
88师的参谋接过话头:“上海这边,日军最近在吴淞口外增加了一艘巡洋舰,舰炮射程能覆盖咱们的阵地,咱们得在阵地前多埋几层地雷,再修些混凝土掩体。”
宋希濂坐在主位上,听完所有人的汇报后,敲了敲桌子:“从今天起,咱们四个部队每天互通一次情报,不管是华北的重炮动向,还是上海的军舰调动,都不能漏!另外,36师会把重炮射击坐标计算方法传给你们,万一需要跨区域支援,咱们能立刻动手。”
会议结束后,孙元良拉住宋希濂,压低声音说:“荫国,上海的鬼子最近在偷偷修地下工事,咱们的侦察兵在虹桥机场附近发现了好几个隐蔽的入口,怕是想打咱们个措手不及。”
宋希濂心里一紧:“你打算怎么办?”
“我想派工兵去摸清工事的路线,要是能在里面埋些炸药,等开战的时候直接炸了,省得麻烦。”孙元良说,“不过需要你们的侦察兵配合,你们的人经验丰富,不容易被发现。”
“没问题!”宋希濂立刻答应,“我让小李带两个班去上海,跟你们的工兵汇合——记住,安全第一,摸清楚路线就行,别硬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