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拿着两个馒头、两个鸡蛋和两块咸菜疙瘩。
他对那位年纪大的赊刀人说:“老哥,我看你也没吃饭吧?先垫垫肚子。我呢,看上你这把镰刀了,既然不要现钱,我就赊一把。您记着靠山屯老赵把头就行!放心,我没了,我儿子孙子也能还钱!”
这时,一直闭眼的老头睁开眼,说道:“吃的我们不要,要了就不是赊给你,变成换的了。你把镰刀拿走,吃的也拿走,我们有吃的。将来我会回来取镰刀钱。就算我不来了——岁数大了,或者没了,我的孩子也会去找你的孩子。”
老赵把头问:“那行,俺就赊!可您啥时候来取钱?给多少合适?万一真来了,也不能没个数吧?”
岁数大的赊刀人对老赵头说:“我和那个卖菜刀的取钱时间不一样。我家取钱的时候,是家家都能吃上大米饭、结婚彩礼都过万、麦子涨到一块钱,那时候我再来收钱。现在是五毛钱一把,但等我来取,就得是十五块钱一把。你看你还赊不赊?自己掂量。”
大伙一听,都觉得这老爷子是不是疯了?一把破镰刀头要十五块钱?
要知道,当时三子爸挣国家工资,一个月才二十五块!这镰刀也太贵了!
可再一想,要等到“彩礼过万”?简直可笑!那时候谁家娶个媳妇,也就一二百块钱。
说归说,大家都觉得这两人太神秘,这事也透着诡异,大部分人都没敢拿刀。
老赵把式实在太喜欢那把镰刀,一咬牙就拿了一把,又把吃的往赊刀人面前推了推,两人看都没看,摇摇头,老头继续闭眼晒太阳。
这时柱子来了,后边还跟着两个民兵。
他一把夺过媳妇手里的刀扔在地上,瞪了她一眼,然后对那两个赊刀人说:“你们有介绍信吗?跟我们去大队部一趟!”
就在这时,王老师过来拉了一把柱子。
虽然他是下放到屯子来的,还被说是“臭老九、黑五类”,但屯里人都很尊重他,知道他是真有学问的能人。
柱子见王老师似乎有话要说,就跟着他走到一边。
王老师低声对他说:“柱子,你别带他们去大队部,让大伙都散了。赊不赊刀都没事。你要想知道是咋回事,晚上来三子家张校长那儿,我跟你们讲讲。”
柱子一听,知道王老师肯定明白些内情,就大声招呼大家散了。
但他还是秉公办事,检查了赊刀人的介绍信,见没什么问题,也就没再追究。
大家散的时候,仍觉得这件事太蹊跷。
只有两个人拿了刀、留了名,其余人都议论纷纷地回家了。
三子妈见屯子里的二狗拿刀时留的是柱子的名字,也只是笑笑没说什么,领着三子、虎子就往回走。
喜欢东北那些灵异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东北那些灵异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