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有鱼!”
林小满的喊声像颗石子投进青衣江的晨雾里,惊飞了岸边芦苇丛中几只栖息的麻雀。陈守义手腕轻压,檀木手竿的弧度又深了几分,鱼线在水面绷出一道银亮的切线,“别急,这鱼力道不小,咱们得跟它耗耗。”
话音刚落,水下的鱼突然发力,猛地往江中心冲去。陈守义顺势往后退了两步,左脚在前稳稳扎根,右手握住竿柄,左手扶着竿身中段,将鱼竿的弹性发挥到极致。鱼线 “嗡嗡” 的震颤声在清晨的江面上格外清晰,小满看得攥紧了拳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 他昨天刚学会调漂,今天是第一次跟着陈守义来这个 “秘密钓点”,没想到刚下竿就遇到了大家伙。
这个钓点藏在江湾深处的芦苇荡里,是陈守义三年前偶然发现的。当时他为了追一条脱钩的大鲤鱼,踩着没过脚踝的江水钻进芦苇丛,才发现这里有片半封闭的浅水区:岸边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能挡住江风,水下是厚厚的腐殖土,藏着无数小鱼虾,正是鲤鱼、草鱼的觅食天堂。从那以后,除非遇到极端天气,陈守义每个月都会来这里钓两三次,每次都能有不错的收获。
“小满,你看鱼线的走向。” 陈守义的声音带着一丝沉稳的笑意,“它往左边冲,说明想躲进芦苇根里,咱们得把它引出来,不然线缠到芦苇上就麻烦了。” 他缓缓转动鱼线轮,放出半米鱼线,等鱼的力道稍减,又轻轻往右侧带竿。鱼线的方向慢慢变了,原本往江中心去的鱼,被一点点引向开阔水域。
小满蹲在岸边,眼睛死死盯着水面。晨光透过芦苇的缝隙洒下来,在水面上织出斑驳的光影,他能隐约看到水下有个深色的影子在游动,时而沉底,时而上浮,像个调皮的孩子在跟他们捉迷藏。“爷爷,这鱼得有三斤吧?” 他忍不住问道,声音里满是期待。
“差不多,你看鱼竿的弯度,还有这挣扎的力道,应该是条成年的鲤鱼。” 陈守义一边调整姿势,一边回忆起第一次在这里钓鱼的情景。那天他钓上来一条四斤多的鲤鱼,回家后老伴用它做了红烧鱼,儿子视频时还开玩笑说 “爸,您这钓鱼技术都能当教练了”。现在看着小满兴奋的样子,他忽然觉得,把这个钓点分享给孩子,比自己钓上大鱼还开心。
又遛了十分钟,水下的鱼终于没了力气,开始在水面上翻涌。陈守义示意小满拿抄网:“来,你试试抄鱼。记住,要从鱼的下方往上抄,别从侧面,不然鱼一摆尾就跑了。”
小满赶紧拿起抄网,深吸一口气,慢慢把抄网伸到鱼的下方。那鱼似乎察觉到了危险,突然又挣扎了一下,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小满的校服裤脚。他手一抖,差点把抄网掉进水里,陈守义及时扶住他的胳膊:“稳住,别怕,它已经没劲了。”
在陈守义的指导下,小满重新调整姿势,稳稳地将抄网往上一抬 —— 一条红尾鲤鱼被抄进网里,银灰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尾巴上的红色像抹了一层胭脂,格外鲜艳。“钓到了!真的钓到了!” 小满抱着抄网,高兴得原地蹦了两下,网里的鲤鱼还在扑腾,溅得他脸上都是水珠,他却一点都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开心了。
陈守义把鱼从抄网里取出来,用手指了指鱼鳃:“你看,这鱼鳃是鲜红的,说明很新鲜。回家让你爸妈做个糖醋鲤鱼,保证好吃。” 他从钓包里拿出一个装鱼的网兜,把鲤鱼放进去,系在岸边的芦苇杆上,“先让它在江里养着,等咱们钓完一起带回去。”
小满蹲在旁边,看着网兜里的鲤鱼,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起昨天晚上,自己特意跟妈妈请教了怎么绑鱼钩,还把陈守义教的调漂技巧记在笔记本上,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爷爷,您怎么知道这里有这么好的钓点啊?” 他好奇地问道,目光扫过周围的芦苇丛,觉得这里就像个藏在江湾里的世外桃源。
陈守义坐在小马扎上,喝了口搪瓷杯里的茶,慢悠悠地说:“三年前我来追一条脱钩的鱼,不小心闯进来的。那时候这里的芦苇比现在还密,我钻进来的时候,衣服都被芦苇叶划破了好几道口子。” 他指了指岸边的一块大石头,“你看那块石头,当时我就坐在那里,钓上来一条四斤多的鲤鱼,比今天这条还大。”
小满顺着陈守义指的方向看去,那块石头表面光滑,上面还留着一些水痕,像是经常有人坐。“爷爷,您真是太厉害了,这么隐蔽的地方都能找到。” 他由衷地赞叹道,眼里满是崇拜。
陈守义笑了笑,从钓包里拿出饵料盒:“钓鱼不光要找好钓点,饵料也很重要。今天咱们用的玉米面饵料,是我特意为这里的鲤鱼配的,里面加了豆饼粉和蜂蜜,香味能扩散得很远,鲤鱼最喜欢吃这个。” 他打开饵料盒,一股浓郁的谷物香味扑面而来,金黄色的饵料捏在手里,软硬适中,还带着一丝甜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湾钓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江湾钓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