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夜者”侦察小组在“碎星带”的发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在“新生基地”内部激起了新的涟漪。一个失落文明——“启明遗族”的信号残留,其意义远不止于考古价值。在联盟面临多方威胁、急需提升自身实力的当下,任何可能蕴含远古知识或技术的线索都至关重要。
伊娜派出的专家团队搭乘高速穿梭艇,在“巡夜者”小组的远程掩护下,悄然抵达了“巨神兵”残骸区域。近距离的扫描确认了信号的来源——并非生命迹象,而是源自残骸深处一个相对完好的、被层层金属结构保护的封闭舱室。信号是一种低功耗的周期性定位信标,其能量特征与记载中的“启明遗族”能源技术高度吻合。
“舱室结构稳定,外部无明显损伤,但入口被某种能量锁封闭。”考古团队的首席,一位名叫莉亚娜的灵漪族历史学家,通过加密频道汇报,“信标模式显示它处于最低功耗的‘等待唤醒’状态。根据我们对‘启明遗族’有限的了解,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时间胶囊、紧急避难所,或者……知识储藏库。”
时间胶囊?知识储藏库?这个可能性让指挥中心的伊娜和凯登精神一振。
“能否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打开它?”伊娜询问随行的工程专家。
“需要时间分析能量锁的机制。强行破解风险很高,可能触发自毁程序。”工程专家回应,“但它的能量水平很低,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温和的、同频的能量波动去‘叩门’?如果里面真的有智能系统或预设程序,或许会回应。”
方案被批准。工程专家们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便携式能量发生器,尝试模拟出与信标同源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涟漪,如同轻柔的敲门声,一遍遍拂过那封闭的能量锁。
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时,就在众人几乎要放弃时,能量锁表面流淌的光芒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规律循环的光纹停滞了一瞬,随即如同解开的绳结般,以复杂的顺序迅速黯淡、消散。厚重的舱门伴随着一声沉闷的、仿佛积攒了万古尘埃的叹息,缓缓向内滑开了一道缝隙。
没有预想中的陷阱或危险。舱室内一片黑暗,只有空气循环系统启动时发出的微弱嘶鸣。探测机器人率先进入,传回的影像显示内部空间不大,陈设简洁,中心是一个覆盖着厚厚灰尘的控制台,控制台上方悬浮着一个拳头大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菱形水晶。
那周期性信号,正是由这块水晶发出的。
莉亚娜穿着防护服,在队友的警戒下,小心翼翼地走进舱室。她靠近控制台,发现上面蚀刻着“启明遗族”特有的、流畅而充满美感的文字。凭借着她对古文字的研究,她勉强辨认出了几个关键词:
“……最终避难协议……‘方舟’计划……火种保存……‘摇篮’守望者……”
方舟!摇篮!
这两个词让莉亚娜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与他们正在追寻的“方舟之钥”以及紫月感知到的“生命摇篮”竟然产生了关联!
她尝试与悬浮的水晶建立联系。当她戴着特制感应手套的手轻轻触碰水晶表面时,一股温和而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她的脑海!并非攻击,而是一种……传承。
影像、声音、数据……关于“启明遗族”的片段历史,关于他们为何建造“方舟”,关于一场席卷星河的、名为“虚无之潮”的远古灾难,以及……关于“生命摇篮”的模糊记载。
信息显示,“启明遗族”并非“生命摇篮”的创造者,而是如同联盟一样,是“摇篮”中孕育的无数文明之一。他们在“虚无之潮”来临前,倾尽全族之力建造了“方舟”,试图保存文明的火种,逃离毁灭。这块水晶,是某个“方舟”的导航信标或者……钥匙碎片的一部分?信息在此处有些模糊。
而关于“摇篮”,信息中只有一段充满敬畏的描述:“……那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是生命意志对抗终极熵增的奇迹壁垒,其守护者超然物外,观测万古,只在文明存亡的极限时刻,或许会投下……一丝微光。”
守护者?观测万古?这描述……与“白影”何其相似!难道“白影”就是“生命摇篮”的守护者之一?
信息流结束后,那块菱形水晶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最终彻底熄灭,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化作了了一块普通的、透明的晶体。它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将这跨越了漫长岁月的警告与希望,传递给后来的、同样面临危机的文明。
莉亚娜带着震撼与沉重的心情,取下了那块失去活性的水晶,以及控制台内一块保存完好的数据存储核心。这是“启明遗族”留给后来者的遗产,也是联盟拼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
---
就在“碎星带”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同时,“新生基地”内部,“寻钥”计划也迎来了新的进展。
艾拉团队利用从“启明遗族”水晶中获取的、关于“方舟”能量结构的零星信息,与他们之前破译的“钥匙”碎片“信息封装”结构进行对比,发现了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性!虽然技术细节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秩序压缩”与“权限锁定”哲学如出一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