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踩着雪往老槐树底下挪的时候,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他早听见那驴车铃铛声不对——平安屯的驴车都挂铜铃,脆生生像敲茶碗,这声儿闷得像敲破铁锅,分明是县城来的。
“靖娃子!”草帘掀开条缝,老栓头探出头,眉毛上沾着雪碴子,“来搭把手,这草垛子压得驴直打晃。”
杨靖假装踉跄两步,手刚碰到草帘就顿住了。
隔着粗布都能摸到下面硬邦邦的卷儿,墨绿的布角从草缝里露出来,像块泡在松脂里的翡翠。
他蹲下身假装系鞋带,指尖快速蹭过布面——糙得扎手,却带着股说不出的整饬劲儿,跟供销社卖的土布完全不一样。
“老哥,这‘顺路’顺得够远啊。”杨靖直起腰,哈出的白气裹着笑,“昨儿还听王会计说,县仓库新到了批战备物资?”
老栓头挤了挤左眼,手往草帘底下一勾,三卷油布“哗啦”滑出来。
最上面的标签被雪水洇了半块,“战备物资-篷布-损耗”几个字却清晰得很。
杨靖刚摸上布卷,系统提示音就在脑子里炸开:【检测到军用级防水布(批量)】【可触发“集体防御”反哺机制——覆盖范围每扩大十户,每日自动+5积分】。
“损耗?”杨靖故意把“损耗”二字咬得黏糊糊的,“我二舅姥爷当年在粮库当保管,说损耗最多是边角料,您这倒好,整卷整卷的……”
老栓头搓了搓冻红的手背,从怀里摸出个皱巴巴的本子。
封皮上“文化副业支援小组”的公章还油亮亮的——正是上个月杨靖带着王念慈帮公社写宣传稿时,马主任给盖的。
“上头要搞‘红色文化进仓库’,让我们搬运工学唱《南泥湾》。”他压低声音,喉结动了动,“我唱得跑调,马主任说‘只要能把物资损耗报告写得漂亮,就算支援文化建设’。”
杨靖心里“咯噔”一下。
他早算到能用宣传换便利,可老栓头这手“以文换物”玩得比他还溜。
他指尖轻轻敲了敲布卷:“老哥,这‘损耗’能走多久?”
“只要马主任还夸我‘有文化觉悟’,我就能往你这儿送‘损耗’。”老栓头突然扯了扯他的棉袄袖口,“昨儿见张大山在队部掰手指头算春粮,我这布要是能挡雨防潮……”
“能挡十年雨,保三年粮。”杨靖拍了拍布卷,眼里亮得像点了盏灯,“您且瞧着,等开春囤粮,这布能让平安屯的粮损少一半!”
驴车铃铛又响起来,老栓头慌忙把草帘重新盖好:“我得赶在城门落锁前回县城,这事儿……”
“老规矩。”杨靖从兜里摸出个油纸包,“王念慈新烤的芝麻糖,给您家小孙子的。”
老栓头接过糖包时,指腹在油纸角蹭了蹭——那是杨靖做的暗号,里面裹着张纸条,写着“腊月廿九晚,西沟老柳树下”。
他冲杨靖挤挤眼,驴鞭“啪”地甩了个响,车轱辘碾着雪往县城去了。
杨靖抱着布卷往老杆子家跑时,雪粒子已经砸得脸生疼。
老杆子正蹲在院门口修猎枪,抬头看见墨绿布卷,手“哐当”把枪砸在地上:“小兔崽子!你从哪儿摸来的军分区篷布?”
“您先摸摸这编号。”杨靖把布卷往他怀里一塞。
老杆子粗糙的手指刚碰到布边就抖了抖,凑到油灯下眯眼瞧:“32-7-19,32-7-20,32-7-21……”他突然站起来,猎枪“当啷”滚进雪堆,“这是松江军分区三营的战备物资!当年我们守边境,就用这布裹弹药箱!”
“那按规矩,这布该怎么处理?”杨靖把布卷往火盆边挪了挪。
老杆子的脸瞬间沉下来:“登记损耗,集中烧毁。要是有人整卷往外拿……”他喉咙动了动,“够判三年。”
杨靖蹲下来拨弄火盆里的炭,火星子“噼啪”溅在布卷上,“嘶”地被弹开。
“可咱十屯的春粮要是捂了霉,”他声音突然哑了,“那是要饿出人命的,比坐牢还难受的‘饿牢’。”
老杆子盯着跳动的火苗看了半晌,突然弯腰把猎枪捡起来。
他用枪管挑开布卷,刺刀“噌”地弹出来,刀尖抵着布面轻轻一划——布纹连个白印子都没留下。
“好东西!”他突然拔高嗓门,震得房梁上的雪扑簌簌往下掉,“这叫‘刀枪不入宝毡’,当年前线战士拿命换的宝贝!现在烈士遗物复刻出来,咱得替他们守好!”
杨靖憋着笑,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儿:“那明儿在晒谷场搞发放仪式,您老当‘验货专家’?”
“验!”老杆子把刺刀“咔”地收回去,“我不光验,还得给他们讲讲当年在边境,这布怎么挡过暴雨,怎么护过伤员!”
第二天天没亮,晒谷场就挤满了人。
张大山搬来自家的八仙桌当主席台,赵德柱破天荒没跟杨靖抬杠,蹲在边上帮着摆条凳。
王念慈系着红围巾站在桌后,手里的清单被风吹得哗啦响:“杨靖,这三卷布的编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