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察觉到马龙脸色不对,手下立刻解释道:“老板,你有所不知。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电影银幕数量跟人口、经济正相关。
人口越多的地方,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电影银幕数量越多。
欧洲个别国家每1.2万人就拥有1块电影银幕。
北美平均1.6万人拥有1块电影银幕。
日韩平均2万人拥有1块电影银幕。
根据香江如今的总人口和城市人口推算。
理论上,香江需要200到250块电影银幕,才能满足市民的基本观影需求。”
听完手下的解释,马龙稍微宽心了一些。
香江电影黄金时期,全香江拥有五六百块电影银幕,当时香江人口也就五百多万。
按照手下刚才所说的银幕理论,香江电影市场上限,差不多是1万人一块电影银幕的水平。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香江城市人口比较多的缘故。
再加上农村距离城市也不远,进城看电影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很是方便。
话说,如今香江已经有500多万人口。
电影市场潜力,理论上可以媲美八九十年代,香江电影黄金时期。
而且,多出来的近百万人口,主要还是马龙从南越转移来的六七十万富商、工人。
富商有钱,属于高净值人群。
工人的收入也不少,平时干活又比较累,比较枯燥,每周看一两场电影放松一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六七十万人都被马龙安置在了屯门和元朗。
随着屯门和元朗快速发展,新建大量工业区、居民区、商业区。
原本居住在屯门、元朗的几十万农民,也逐步转化为了城市人口。
又因为屯门、元朗经过一番治安管理,基本消灭了街道黑恶势力。
再加上没什么香江一等公民英吉利人,以及二等公民天竺人。
屯门、元朗两地的城区,要比本岛市中心更安全、更和谐、更卫生。
进而吸引了不少香江华商和中产阶层前来定居,甚至是开办公司、工厂。
对于电影市场来说,屯门、元朗两地的百万人口,基本上都是非常优质的电影受众。
所以,一年来院线公司在香江新建一百多块电影银幕,还是比较符合香江电影市场发展的。
正常来说,如今香江电影受众,能够支撑四五百块电影银幕的电影市场。
只不过,香江电影制作水平还没有提升上来。
香江本土大型电影制片公司,除了邵氏和嘉禾,就唯有马龙旗下电影公司。
马龙正想问手下,自家电影制片公司发展成什么样了?
却听到手下继续讲解道:“目前香江市民的娱乐项目比较有限。
主流是看小说、听广播、看电影、逛街购物。
其余还有看漫画、听唱片、看电视、看戏剧,以及从事各项体育活动。
相比较而言,看小说的人比看漫画的多,听广播的比听唱片的多,看电影的比看电视的多。
总体上,看小说和看电影的受众是最多的。
其原因,无非是成本问题。
报纸和电影票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
留声机、收音机、电视机,却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消费的起的。
报纸一蚊一张,有得甚至要两蚊、三蚊。
普通家庭通过报纸,天天追看小说,也会感到费钱。
电影票的价格普遍是3蚊到5蚊,一周看一场的话,反倒比看小说要便宜。
除了在街头打球、踢球、打架,看电影几乎是普罗大众最廉价的娱乐方式。
在受到电视剧和盗版碟片冲击之前,院线市场只会越来越火爆。”
手下的这番话,让马龙对香江电影市场的兴盛和衰弱,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人们爱不爱看电影,主要还是跟钱有关。
如今一台电视机动辄几千块,这笔钱都能看一千多场电影啦!
普通人一辈子花在看电影上的开支,都买不了一台电视机。
不过,随着电视机价格大幅度下降,电影票价格不断高涨,情况就反过来了。
还有盗版碟片,以及其他廉价的娱乐方式。
随着全新的娱乐方式兴起,电影院线生意会变得越来越不好做。
就好比新开一家台球室,就倒闭一家KTV……
任何行业都会有兴盛和衰弱,就看类似项目的性价比如何。
好在,如今香江院线生意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至少还有15年的繁荣期。
即便现在银幕过剩,也没有什么回本压力。
然而,让马龙意外的是,院线公司去年就已经回本了!
“按照目前的电影市场规模,今年我们预计要新建80到100块电影银幕。
去年公司在院线这块的投入,总计是万港币。
自营院线总票房是万,非票房收入3472万。
自营院线票房收入8290万,交税后的非票房收入2864万,加盟戏院票房分账272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南洋财阀:从香江制衣厂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