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遇集团顶楼会议室,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室内照得一片明亮。陈遇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光滑的桌面,听着李文博汇报与海洋二所合作的最新进展。孙宇在一旁坐立不安,眼镜片后的眼睛死死盯着投影幕布上的数据图表,仿佛要将它们生吞活剥。
“……基于初步的耦合分析,我们发现在模拟金枪鱼尾鳍特定摆动频率下,‘星煌’基础型号材料的裂纹扩展速率确实呈现出非典型的延迟现象。”李文博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他穿着一件熨帖的浅蓝色衬衫,袖口挽起,露出腕表,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下一张图表,“尤其是在纤维取向与载荷方向呈十五到二十度夹角时,这种效应最为明显。郑教授团队提供的活体肌腱应力松弛数据,为我们解释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的生物力学参照……”
“参照?光是参照有个屁用!”孙宇猛地打断他,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激光笔,红点在幕布上乱跳,“我们要的是机理!是量化模型!老李,你看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着图表上的几个峰值区域,“这明明暗示了生物结构在循环载荷下可能存在某种我们还没理解的能量耗散或者应力重分布机制!如果能把这个机制搞清楚,反向设计到‘星煌’的微观层面,别说提升15%到20%的疲劳寿命,翻倍都有可能!”他越说越激动,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被旁边的苏雨晴悄悄拽住了衣角。
王小虎吊着胳膊,坐在陈遇旁边,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用没受伤的手挠了挠他那板寸头,低声对陈遇嘀咕:“遇哥,他俩这叽里咕噜的,又是峰值又是机制的,我咋听着比车间里机器噪音还闹心?不就是鱼尾巴晃悠起来不容易断吗?咱们的‘星煌’又不是真拿去做鱼尾巴……”
陈遇嘴角微不可查地扬了一下,端起面前的紫砂壶给王小虎倒了杯热茶,低声道:“虎子,简单说,就是鱼骨头和肉筋的搭配方式,让鱼游泳既省劲又耐用。咱们学过来,想办法让‘星煌’在飞机翅膀老是上下晃悠的地方,也更耐用、更不容易出裂纹。”
“哦!早这么说不就完了!”王小虎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幸好是没受伤的那边),“就跟咱厂里那台老冲床,换个好点的缓冲垫,噪音小了,机器寿命也长了!嘿,你别说,这鱼比咱老师傅还会保养机器!”他这接地气的比喻,让正在做记录的林莉也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李文博无奈地推了推眼镜,对孙宇这种打断早已习以为常,冷静地补充:“孙主任的设想很有启发性,但机理探索需要更深入的实验和更精确的模型。我建议,下一步重点是利用海洋二所即将提供的、更高精度的尾鳍三维运动捕捉数据,结合我们自己的微观结构分析,尝试建立初步的‘结构-性能’关联模型,而不是直接跳到材料设计。”
陈遇放下茶杯,清脆的碰撞声让众人的目光聚焦过来。他今天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定制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显得沉稳而不失锐气。
“文博的方案是立足当下的稳步推进,孙宇的想法是指向未来的大胆假设。”陈遇目光扫过两人,语气平和却带着决断,“两者不矛盾。文博,你继续负责与海洋二所的数据对接和模型验证,务求扎实。孙宇,你的预研小组可以开始构思基于这些新发现的、更激进的材料改性方案,但必须建立在文博他们验证过的可靠数据基础上。不要怕天马行空,但脚要踩在地上。”
他看向王小虎:“虎子,生产那边,后续可能会有一些根据预研结果调整的试验料,性能要求可能比较特殊,甚至有点‘古怪’,你提前跟老师傅们打好招呼,思想上和技术上都要做好准备。”
王小虎把胸脯拍得砰砰响,独臂也不影响他表决心:“遇哥你放心!咱厂里那帮老伙计,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听指挥、肯钻研!你就算要能扭着屁股飞的飞机翅膀材料,咱也想办法给你捣鼓出来!”这话又引来一阵低笑,连孙宇都忍不住咧了咧嘴。
会议在既严谨又活跃的氛围中结束。众人刚走出会议室,就看到杨振军带着一名年轻干练的助手,正等在外面走廊上。杨振军今天穿着一件普通的黑色夹克,身形笔挺,面容冷峻,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众人。
“杨大校。”陈遇迎上前。
“陈总,各位,打扰一下。”杨振军点了点头,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有些情况需要同步。”他的目光在李文博、孙宇和王小虎脸上停留片刻。
几人重新回到小会议室落座。杨振军的助手熟练地拉上窗帘,检查了一下环境,然后安静地站在门边。
“长话短说,”杨振军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基于前期掌握的线索,包括‘老周船务’周福海的供词、滨城大学遭遇渗透的情况,以及我们自身的监控,昨天晚上,我们联合多个部门,进行了一次集中收网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钓人生路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钓人生路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