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太子和梁王一起乘车入朝,但是他们没有在司马门下车,而是继续乘车前进。张释之看到后就赶忙追上并阻止他们,不许他们乘车进入殿门,并弹劾他们“不经过公门,不敬”,并将这件事上奏给了皇帝。薄太后听说后就叫来了文帝,随后文帝就摘下帽子,向太后谢罪,承认自己教导儿子不严的过失。然后薄太后派使者传达诏令并赦免了太子和梁王,他们这才得以进入殿门。文帝因此对张释之另眼相看,并任命他为中大夫;不久,又升为中郎将,这升职速度直接坐火箭呀。?
张释之跟随文帝到霸陵视察工作,文帝叹息着对群臣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做棺椁,再用纻麻和漆填满缝隙,那谁能打开呢!身边的大臣都说好。张释之就说到:如果棺椁里面有让人想要的东西,即使封住南山也还是有缝隙;如果棺椁里面没有让人想要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这番话又得到了文帝的嘉奖。就在这一年,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升职了。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动了文帝的马。文帝就派人去把他抓了起来,交给廷尉去处理。廷尉老大张释之就给文帝报告说:此人犯了跸,应当罚款。文帝生气地说到:这个人亲自惊动了我的马儿,幸亏马儿温顺,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会让我受伤!廷尉为何却只判他罚款。张释之解释道:法律是天下共有的,如今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加重处罚,法律就会失去公信力。况且当时陛下派人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他交给了廷尉,而廷尉是天下公平的象征,一旦有失偏颇,那么天下人都会效仿,百姓将无所适从!请陛下明察。文帝沉思良久,然后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就按你们判的执行吧。?
后来有人偷了高庙座前的玉环,没跑掉就被抓住了,惹得文帝那是龙颜大怒,随后就把他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就按照“盗窃宗庙御用物品”的罪名进行奏报:陛下,这个人应当判处弃市的罪行。文帝依旧愤怒的说道:这个人如此无道,竟敢偷先帝的器物!我把他交给廷尉,是想灭他的族,而你却依法奏报,这不是我供奉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就摘下帽子叩头谢罪说:法律是这样规定的,已经足够了。况且罪行的轻重应当根据情节来定。如今偷盗宗庙的器物就要灭族,万一有愚民挖了长陵的一捧土,那陛下又该如何加重处罚呢?文帝无奈就向太后说了这件事,太后听了事情的经过,也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公元前176年冬天,十二月,颍阴懿侯灌婴去世。随后他的儿子灌阿继承了侯位,在位二十八年去世,随后儿子灌强继承了侯位,在位十三年之后,因为灌强有罪,侯位中断了两年。一直到公元前132年的时候,天子封灌婴的孙子灌贤为临汝侯,让他作为灌婴的继承人。但是就在八年之后,灌贤因犯行贿罪,最终封国被撤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文帝任命御史大夫阳武人张苍担任丞相。张苍这个人喜欢读书,博学多闻,尤其精通律历。?
文帝召见河东太守季布,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这时有人向文帝打小报告,说季布虽然勇猛但好酒,让人难以亲近。季布到长安后,在官邸住了一个月,随后就被罢免了。季布于是向皇帝进言说:陛下,我无功却受到宠信,在河东任职,陛下无故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向陛下推荐了我。如今我到了京城,却没有得到任何的职务,却被罢免回去,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诋毁我。陛下因为一个人的赞誉而召见我,又因为一个人的诋毁而罢免我,我担心天下有识之士听说后,会借此窥探陛下的深浅!文帝默然,感到惭愧,良久才说:河东是我的重要郡县,所以特意召见你来了解一下情况。?
文帝帝打算任命贾谊为公卿。这时有大臣就开始诋毁他,说:洛阳人贾谊,年纪轻轻的,刚学了一点东西,就想专权,扰乱朝政。于是文帝就逐渐的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随后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在前往长沙赴任的时候,再渡湘水的时候写了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
绛侯周勃回到封国后,每当河东太守、尉巡视到绛县时,周勃都害怕被杀,于是常常披甲持兵器见他们。后来就有人上书告发周勃谋反,文帝便将他交给廷尉去审问。廷尉二话不说就逮捕了周勃,然后就开始审讯他。廷尉这操作可把周勃吓到了,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辩解。狱吏呢逐渐开始侮辱他,周勃就用千金贿赂狱吏,狱吏在木简背面写上:请公主作证。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了她。薄太后也认为周勃没有谋反的意图,事情就暂时搁置了。文帝在朝见太后时,太后就用头巾扔向文帝说:绛侯当初诛杀吕氏,手握皇帝玺印,统领北军,那时不谋反,如今住在一个小县城里,却想着谋反的事,你信吗?文帝看了周勃的供词后,向太后谢罪说:狱吏正在核实事情的真伪,马上释放他。文帝于是派使者持节前往狱中赦免周勃,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周勃出狱后感慨的说:我曾统领百万大军征战四方,但哪里知道狱吏的威风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资治通鉴新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