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老爷子说:汉武帝想封宠姬李夫人的兄弟为侯,于是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他的意思是如果李广利不能立下功劳就不能封侯,他可不想违背汉高祖的约定。然而,军事行动那可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和百姓的生死存亡。如果不分贤愚就授予将领兵权,只为了侥幸获得一点功劳,借此封侯并偏袒自己所爱的人,还不如不立功劳就封侯更好。汉武帝在封侯方面有远见,但在任命将领方面却缺乏远见;说他能遵守先帝的约定,我认为这是过誉了。中尉王温舒因为贪赃枉法,罪当灭族,结果他选择了自杀;当时他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姻亲家族也各自因为其他罪行而被灭族。光禄勋徐自为说:可悲啊!古代有三族之诛,而王温舒的罪行竟然导致五族被灭!
公元前103年,春天正月,牧丘恬侯石庆去世。?
到了闰月,朝廷任命太仆公孙贺为丞相,封他为葛绎侯。当时朝廷事务繁多,对大臣的监督和责罚也很严厉,自公孙弘之后,丞相们大多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以善终,但也多次受到朝廷的谴责。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他直接拒绝接受印绶,叩头哭泣不肯起身,看到他这样子,汉武帝话也没说就起身离开了,公孙贺不得已才接受了任命,出来后他就说说:我从此危险了!?
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西征,大军在经过盐水后,就发现沿途的小国都坚守城池,不肯为他们提供食物,汉军看到他们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发动了进攻,但是没有效果。他们如果攻下城池就可以得到食物,如果攻不下,待几天就离开了。等大军到达郁城时,士兵只剩下了几千人,而且都十分的饥饿疲惫。在攻打郁成时,郁成军队大败汉军,汉军伤亡惨重。这时贰师将军与李哆、赵始成等人就商议:如今我们连郁成都攻不下,更何况大宛的都城呢!于是决定率军返回。等大军到达敦煌时,士兵只剩下了十分之一二。看到这情况,李广利就派使者给武帝上书说:此去大宛路途遥远,又缺少粮食,我军士兵不怕战斗,就怕饥饿,而且人数太少,也不足以攻下大宛,希望陛下允许我暂时撤军,增派兵力后再去攻打大宛。汉武帝听后大怒,派使者到玉门关传令:军队敢有入关者,一律斩首!李广利听到武帝的诏令,心里害怕,于是就留在了敦煌。?
武帝认为受降城距离匈奴实在是太远了,于是他派遣浚稽将军赵破奴率领着两万多名骑兵,从朔方出发,一路向西北行进两千多里,计划到达浚稽山之后便返回。赵破奴按照计划顺利地抵达了浚稽山,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左大都尉准备发动叛乱,但不幸的是,他的阴谋被人发觉了。单于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就诛杀了左大都尉,并派遣左方的军队前去攻击赵破奴。赵破奴在行军途中,成功地俘虏了数千人。当他准备率领军队返回时,在距离受降城还有四百里的路程时,却突然遭遇了匈奴的八万骑兵。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赵破奴毫不畏惧,他果断地指挥着汉军,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赵破奴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巧妙地运用战术,使得匈奴的进攻屡屡受挫。然而,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赵破奴做出了一个决定——夜间亲自出营寻找水源。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当赵破奴独自一人离开营地时,被匈奴的伏兵发现并俘虏。匈奴人抓住这个机会,对汉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失去了将领的汉军顿时陷入了混乱,最终被匈奴击溃,全军覆没。匈奴的儿单于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他立刻派遣奇兵攻打受降城,企图一举攻下这座重要的城池。然而,受降城的守军顽强抵抗,匈奴的进攻未能得逞。儿单于见无法攻下受降城,便改变策略,转而劫掠边境地区,然后扬长而去。
冬天,十二月,儿宽去世。?
公元前102年,春天正月,胶东太守延广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汉武帝东巡海上,考察神仙之事,但都没有灵验,于是命令祠官祭祀东泰山。夏天四月,武帝从海上返回,随后封禅泰山,祭祀石闾。?
匈奴儿单于去世,因其子年幼,匈奴立其叔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从五原塞出发,向着西北方向修筑城塞、亭障,最远到达庐朐,并派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在那里屯兵驻守;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修筑防御工事。秋天,匈奴大举入侵定襄、云中,这次他们杀死和掳掠了数千位汉人,击败了多名二千石的官员后才离去,并破坏了徐自为修筑的城塞、亭障;右贤王还入侵酒泉、张掖两个郡,又劫掠了数千人。这时恰好遇到军正任文率军救援,匈奴这才撤退。?
这一年,睢阳侯张昌因太常祭祀不力,被废除封国。?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论功行赏,分封功臣为列侯,总计有一百四十三人之多。然而,由于历经长期的战乱,那些大城市年年有大量的人口流失,户籍数量仅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所以,即便是地位尊崇的大侯,其封地也不过区区万户而已,而稍小一些的侯,其封邑更是只有五六百户。在举行封爵仪式时,刘邦曾立下誓言:哪怕黄河变得像衣带一样狭窄,泰山变得像磨刀石一样矮小,封国也会永远存在,可以传承给子孙后代。为了表示郑重,他还以丹书作为凭证,用白马作为盟誓的祭品。时光荏苒,到了吕后当政的时代,她对列侯的位次进行了重新排列,并将相关记录妥善收藏在宗庙之中,同时在官府留存了副本。岁月如梭,转眼到了文帝、景帝时期,社会逐渐安定,流民纷纷归来,户口数量大幅增加。于是,列侯们的封地也相应扩大,大的侯国可达三四万户,小的侯国也都翻倍增长,财富自然也与日俱增。但可惜的是,这些列侯的子孙们却逐渐变得骄奢淫逸起来,许多人触犯了法律,致使封国被废除。截至此时,原本的一百四十三位列侯,竟然只剩下了四位,而且法律也越发的严苛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资治通鉴新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