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司马光说道:君主如果德行不明,臣下即使想要尽忠,也没有进言的途径!看京房对汉元帝的劝谏,可以说是明白透彻、恳切真诚,但汉元帝始终没有觉悟,真是可悲!《诗经》说:不但当面教导,还要提耳告诫;不但亲手引导,还要指明方向。又说:“谆谆教诲,听者却漠不关心。” 说的就是汉元帝这样的人!
汉元帝让京房推荐弟子中精通考功、课吏之法的人,打算试用。京房推荐了中郎任良、姚平,希望让他们担任刺史,试行考功法;同时请求自己留在宫中,以便随时上奏事务,防止陛下被人蒙蔽。石显和五鹿充宗都很忌恨京房,一直想把他调离朝廷,于是就建议让他去担任郡守,结果元帝还真就任命京房去做魏郡太守,但是允许他用考功法治理郡县。
京房请求每年年底,可以乘坐驿站的车马回京奏报事务。元帝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京房也知道自己因为议论朝政遭到了很多大臣的非议,而且与石显等人有矛盾,所以不想远离皇上,于是就给元帝上密奏说:我离开朝廷后,恐怕会被权臣蒙蔽,导致身死而功业不成,因此希望年底能乘驿车回京奏事,承蒙陛下恩准。然而辛巳日,卦象中又出现了蒙气,太阳被遮蔽,这是朝中高级官员蒙蔽君主、君主心生疑虑的征兆。在己卯日到庚辰日之间,必定有人想要隔绝我的视听,不让我乘驿车回京奏事。
可是京房还没出发,元帝就下令让阳平侯王凤传达诏令,禁止京房乘坐驿站车马回京奏事。京房听到这个诏书,心里就更加恐惧了。
秋天,京房就到达了新丰,然后他就通过邮递上奏了密封的奏章,奏章里说:我之前在六月份预言《遁卦》的情况没有应验,按照占卜的说法:道人开始离去,寒水涌出为灾。到了七月,果然发生了涌水灾害。我的弟子姚平对我说:京房可以说是懂得道,但不能说是信守道。京房预言灾异,从未有不准的时候。如今涌水已经出现,道人应该会被驱逐而死,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回答说:陛下极为仁慈,对我尤其厚待,就算是因为进言而死,我仍然会进言。姚平又说:京房可以说是小忠,但不能说是大忠。从前秦朝时赵高掌权,有个叫正先的人,因为非议赵高就被杀了,赵高的权势从此确立,所以正先加速了秦朝的混乱。如今我得以出任郡守,自认为可以为朝廷立功,但恐怕功业未成就要死去,希望陛下不要让我因为堵塞涌水的异象而像正先那样死去,被姚平嘲笑。
京房到达陕地后,再次上奏了一封密封的奏章,奏章里说:我之前请求让任良试行考功法,以便能留在朝中。议论的人都知道这样对我是有利的,而我无法隐瞒,所以说让弟子试行不如让老师试行。如今我担任刺史需要奏报事务,他们又说让我担任刺史,恐怕太守不会与我同心,还不如担任太守。这就是他们想要隔绝我的原因。这次陛下没有违背他们的意见,而是选择听从,这正是蒙气无法消散、太阳失去光彩的原因。如今我离开朝廷越远,太阳的颜色就越暗淡,希望陛下不要阻止我回京,轻易违背天意啊。邪说虽然能让人心里暂时安稳,但天气必定会发生变化,所以人可以被欺骗,但上天不会被欺骗,希望陛下明察。
京房离京赴任魏郡太守仅一个月,就因为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而大祸临头。淮阳宪王的舅舅张博,本就是个声名狼藉、奸诈无行之徒,他多次以帮宪王谋求入朝为借口,向宪王索要大量金钱。张博曾拜京房为师,还将女儿嫁给了京房,他却利用这层关系,在京房每次朝见完皇上后,就套取朝中的机密谈话。他不仅详细的记下了京房所说的密语,还胁迫京房为宪王起草请求入朝的奏章,把这些当作向宪王邀功的凭证。
中书令石显得知此事后,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个铲除异己的绝佳机会。他立即向元帝告发京房与张博通谋,给他们扣上了诽谤朝政、归恶天子、误导诸侯王的罪名。在石显的恶意构陷下,京房和张博很快就被抓进了监狱。最终,京房这位精通易学、多次准确预言灾异的贤才,与心怀不轨的张博一同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儿女也被流放到遥远的边疆。就连与京房交好的御史大夫郑弘,也被株连,免去官职,沦为了庶人。
御史中丞陈咸因为多次公开诋毁石显,早就被石显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不久之后,陈咸就因为与槐里令朱云交往密切,不小心泄露了宫中的谈话内容。石显就派人暗中去调查,等到掌握证据后,立刻就把陈咸和朱云抓进了监狱。结果二人遭受了剃发为城旦的刑罚,在残酷的劳役中度过了屈辱的岁月。
此时的石显,权势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他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成了紧密的党羽集团,朝中官员只要是依附他们的,就都能得到宠信和官位。他们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一时间引得民怨沸腾。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讽刺歌谣:“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 歌谣中,百姓用辛辣的语言,嘲讽着这几个权臣官印成堆、绶带飘飘的嚣张模样,深刻地揭露了他们的贪婪与滔天的权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资治通鉴新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