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纸鸢
密林深处,有座废弃山神庙,墙塌半壁,供桌尚完好。忍冬用刺刀削平桌面,把配方油纸、文件摊在烛光下,重新默背一遍,确认无误,又卷成极细一卷,塞进掌心雷枪柄空心管,外塞软木。她抬眼,见小梅子抱着铜壳座钟,钟面停在山狸倒下的一刻——五点十七。
忍冬把钟摆正,轻声说:让时间继续走,我们替他把钟上完。小梅子抹泪,重上发条,咔哒、咔哒庙堂里回荡,像谁的心跳。
庙外,林闯砍来白桦枝,扎成简易担架,覆上山狸雨衣。老铜锤提笔蘸墨,在担架头写二字,意为秋风引,雁南归。他把山狸的枪反向插于担架尾,枪柄系一条红布,像一面小小的旗。
十 风谷
下午,队伍抵——一条天然石缝,长百丈,只容一人侧身,风口在顶端,吹得人站不稳。石缝尽头,是平西根据地交通站大安峪。
风谷中段,突遇塌方,巨石堵路,只留半人高洞口。驴驮无法过,众人只得把药品卸下,肩背手提,鱼贯爬洞。石鳅在洞顶插铁钎,系麻绳,把最重的一只药箱吊过去。就在此时,枪声又起——白玫瑰带三名便衣,从风谷尾追来。
林闯、麻小六据石缝还击,子弹打在岩壁,火星四溅。老铜锤肩部中弹,血染半边衣,仍死死护住驴驮。忍冬爬至洞口,回手扔出一枚烟幕火,这是她自制的磷火捻加干辣椒粉,爆开浓烟,辣得人涕泪横流。趁便衣后退,众人钻出洞口,交通站接应的民兵赶到,机枪封住谷口,白玫瑰被迫撤离。
十一 归藏
黄昏,队伍进大安峪。村口老槐挂满纸钱,风一过,作响,像给牺牲者送行。根据地主任亲自迎出,把山狸遗体抬上担架,覆党旗。众人脱帽,三鞠躬。
忍冬把掌心雷枪柄里的油纸卷掏出,交主任,又把山狸的铜壳座钟上满发条,放在他胸前。主任低声说:秋风起,雁归林,同志走好。
夜色降临,山峪里燃起篝火,民兵围着火唱《雁南归》。火光把每个人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条通向远方的路。忍冬坐在石碾上,拿出那只空干粮袋,从底层摸出最后一朵干金银花——北平出发前,她悄悄藏下的。
她把花放在火里,火苗地一亮,花香瞬间被热浪托起,随风飘向山谷,飘向夜空,飘向不可知的远方。
十二 尾声
半夜,起风了,营地马灯被吹得东倒西歪。忍冬走出窝棚,抬头望天——银河像一条被秋风抖开的白练,横贯长空。她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满是草木清冽的苦味。
身后脚步轻,是小梅子。女孩把那只铜壳座钟抱来,钟摆咔哒、咔哒走,声音清脆,像给时间打更。
姐,山狸哥走了,钟还在走。
嗯,钟走,路就走。
下一站去哪儿?
忍冬望向北方,那里有更辽阔的夜空。
秋风引,雁北归——去雁北,去塞外,去更远的远方。
风掠过山谷,卷起篝火余烬,像无数小小的星,飞向黑夜。
忍冬抬手,把军帽压低,帽檐下的眼睛亮得像两颗不肯熄灭的晨星。
她轻声说:
秋风起,忍冬不凋。
【第四十一章 终】
喜欢旧京扇骨寒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旧京扇骨寒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