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海域的风浪拍打着商船的甲板,耶律现派去的使者站在船头,望着远处高句丽的海岸线,脸上满是冷意。三天前,辽国一艘满载辽盐和铁具的商船,在高句丽沿岸被不明身份的人抢劫,船员全部遇害——这起“抢劫案”,正是耶律现一手策划,为的就是给对高句丽实施禁运找一个完美的借口。
“传可汗旨意,即刻起,辽国所有商队禁止与高句丽通商!凡私自与高句丽交易的商人,一律没收货物,斩立决!”使者登上高句丽边境的港口,对着当地的辽商和官员高声宣布,声音传遍了整个港口。
消息很快传到平壤,高句丽的百姓们率先慌了神。自从辽东被辽国占领后,他们的盐、铁几乎全靠辽国供应——辽盐颗粒均匀、味道纯正,比高句丽自产的粗盐好上百倍;辽铁打造的农具锋利耐用,能让耕种效率提高不少。如今辽国禁运,意味着他们很快就会陷入“无盐可吃、无好农具可用”的困境。
在平壤的市集上,百姓们争相抢购仅剩的辽盐和辽铁农具,原本一文钱一斤的辽盐,价格在一天内翻了十倍,却依旧供不应求。一个老妇人抱着空陶罐,看着空荡荡的盐铺,忍不住哭道:“这可怎么办啊?没有辽盐,咱们以后怎么吃饭啊?官府也不管管吗?”
官府确实想管,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高句丽自产的盐产量低、质量差,根本无法满足百姓需求;铁矿也大多集中在以前的辽东地区,如今辽东被辽国占领,高句丽几乎没有像样的铁矿。大对卢渊盖祚得知消息后,气得拍案而起:“耶律现这是故意针对咱们!他明知道咱们依赖辽盐辽铁,却偏偏搞禁运,这是想逼死咱们啊!”
就在渊盖祚焦头烂额的时候,又一个坏消息传来——辽国使者去了新罗和百济,以“若不配合禁运,就派风帆舰队轰平两国”相威胁,逼迫这两个小国加入对高句丽的禁运。新罗和百济本就国力弱小,根本不敢反抗辽国,只能乖乖答应,宣布禁止与高句丽通商。
这下,高句丽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没有了辽国、新罗、百济的物资供应,平壤的市集很快就变得萧条起来,不仅盐和铁成了稀缺品,连棉布、琉璃器等日常用品也渐渐断货。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怨声载道,不少人甚至开始怀念以前有辽货供应的日子。
可让人意外的是,乙德支律家族的封地却依旧有辽货供应。每天,都有辽国的商队悄悄进入乙德支律的封地,送来辽盐、辽铁、棉布等物资,而乙德支律则用高句丽的粮食和人参作为交换——这正是耶律现的计策,他故意给乙德支律开“特例”,就是为了激化乙德支律家族和渊盖祚家族的矛盾。
消息传到渊盖祚耳中,他怒不可遏,当即派人去乙德支律的封地,要求乙德支律停止与辽国通商,将物资上交官府,分给百姓。可乙德支律根本不搭理他,反而派人回话:“这些物资是辽国主动送来的,与你无关!你要是有本事,自己去跟辽国要啊!”
渊盖祚被气得不轻,他知道,乙德支律之所以敢这么嚣张,就是因为有辽国撑腰。如今百姓们因为缺盐缺铁怨声载道,而乙德支律的封地却物资充足,长此以往,百姓们肯定会偏向乙德支律,自己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
“不能再等了!必须除掉乙德支律!”渊盖祚召集亲信,咬牙说道,“乙德支律勾结辽国,私藏物资,不顾百姓死活,咱们正好以这个为借口,出兵讨伐他!只要杀了乙德支律,就能夺回他手里的物资,还能震慑那些偏向他的百姓!”
亲信们纷纷点头,他们也觉得乙德支律太过嚣张,早就该教训教训他了。当天夜里,渊盖祚率领五千私兵,悄悄向乙德支律的封地进发,准备趁夜突袭,一举拿下乙德支律。
可渊盖祚不知道,乙德支律早就得到了消息——辽国的眼线遍布平壤,渊盖祚的一举一动,都被耶律现看在眼里,耶律现特意派人把消息传给了乙德支律。
“渊盖祚这老东西,竟然敢来偷袭我!”乙德支律得知消息后,冷笑一声,立刻召集军队,在封地周围设下埋伏。他手下的士兵大多装备了辽制的铁刀和弓箭,战斗力比渊盖祚的私兵强上不少。
当天色蒙蒙亮时,渊盖祚的私兵来到乙德支律封地的城外,刚准备攻城,就听到一声号角响。紧接着,乙德支律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箭雨如蝗般射向渊盖祚的私兵。
“不好!有埋伏!”渊盖祚脸色一变,连忙下令撤退,可已经来不及了。乙德支律的士兵拿着辽制铁刀,奋勇杀敌,渊盖祚的私兵根本抵挡不住,纷纷溃败。
这场战斗,渊盖祚损失了两千多士兵,狼狈地逃回了平壤;而乙德支律则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还俘虏了不少渊盖祚的亲信。消息传到平壤,百姓们对渊盖祚更加不满,不少官员也开始暗中联系乙德支律,想要投靠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