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王城南京的议事殿内,争论声此起彼伏。房玄龄、杜如晦与几位契丹贵族围在舆图旁,脸上满是不解,目光都集中在主位上的耶律现身上。
“可汗,如今李世民刚继位,唐国内部不稳,民心浮动,我军若乘胜追击,定能一举攻克长安,消灭李唐!为何要放虎归山,给李世民喘息之机?”一名契丹贵族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他麾下的骑兵早已摩拳擦掌,渴望借着胜利的势头,拿下关中这块富庶之地。
杜如晦也附和道:“是啊可汗,李世民虽有军事才能,可如今唐国兵力空虚,民心涣散,正是灭唐的最佳时机。若等他站稳脚跟,推行改革,日后再想消灭李唐,恐怕会难上加难。”
耶律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脸上依旧带着胸有成竹的笑容:“诸位稍安勿躁。你们忘了我们之前定下的策略?李世民还有用,关中的改革,得让他来做。”
他放下茶杯,走到舆图前,指着关中地区,缓缓说道:“关中士族盘根错节,土地兼并严重,若我们现在灭了李唐,这些烂摊子就得我们来收拾。清查田产、剥夺士族财产、安抚百姓,每一步都会得罪人,骂名也得我们来背。可让李世民来做就不一样了——他刚发动玄武门之变,名声本就不好,由他来推行改革,镇压士族,既能为我们后续接手关中扫清障碍,又能让他背下所有骂名,何乐而不为?”
房玄龄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可汗高见!让李世民做‘恶人’,我们做‘善人’,等他把关中的矛盾都激化,把士族得罪遍了,我们再挥师西进,届时百姓只会视我们为救星,而不是侵略者。”
几位契丹贵族听后,也纷纷点头称是,心中暗自吐槽——可汗这心思也太腹黑了,把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还让他心甘情愿地为辽国“铺路”。
耶律现笑了笑,摆了摆手:“行了,别讨论这些了,咱们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传我旨意,让《辽境日报》和各地的地方报纸,全力报道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细节,重点突出他‘弑兄杀弟、逼迫生父’的罪行;另外,让商队带着辽戏班子,前往中原各地巡演,专门演绎李世民屠杀侄子、迫害宗室的戏码,务必让他的名声彻底臭掉!”
旨意下达后,辽国的舆论机器立刻全速运转。
《辽境日报》的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大字标题写道:“唐王李世民禽兽不如!玄武门喋血弑兄杀弟,连襁褓婴儿都不放过!” 文章详细描述了李世民如何在玄武门斩杀李建成、李元吉,如何逼迫李渊退位,甚至连他下令处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十几个子嗣——包括几个月大的婴儿——的细节都“还原”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满是谴责。
这些报纸通过辽国的商队,源源不断地流入唐国境内。起初,唐国百姓还有些不信,觉得辽国是在故意抹黑李世民。可随着报纸在私下里传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动摇——毕竟玄武门之变是事实,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确实没了音讯,辽国报纸上的“细节”,反而让他们觉得“无风不起浪”。
更让李世民头疼的是辽国的辽戏班子。这些戏班子在唐国边境的城镇巡演,上演的《玄武门血仇》《襁褓恨》等剧目,将李世民塑造成一个冷血无情、弑亲夺权的暴君形象。戏台上,李世民手持长剑,斩杀李建成的场景;宫女抱着婴儿,却被士兵夺走、摔死的场景,看得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咒骂李世民“丧尽天良”。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下令严禁辽戏在唐国境内演唱,严查私下传播辽国报纸的人。可他的禁令,却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涟漪——百姓们越是被禁止,就越好奇,私下里传播报纸、讨论辽戏的人反而更多了。
“陛下,咱们根本禁不了啊!”一名官员无奈地向李世民汇报,“辽国的商队把报纸藏在货物里,根本查不完;百姓们私下里偷偷传唱辽戏的唱词,连孩童都会哼几句‘唐王杀兄又屠侄,冷血无情丧天良’……”
李世民坐在王座上,脸色铁青,双手紧紧攥着拳头。他知道,耶律现这是要彻底毁掉他的名声,让他在百姓心中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可他却无能为力——他总不能把所有私下讨论的百姓都抓起来,那样只会让民心更加涣散。
更让他难堪的是,百姓们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有人为他辩解:“唐王此举也是无奈,李建成和李元吉本就昏庸,若不杀他们,唐国只会更乱,他这是为了安定政局啊!”
可立刻就有人反驳:“安定政局?那他为什么要杀十几个侄子?最小的才几个月大,还在襁褓里,能对他造成什么威胁?这不是禽兽是什么?”
辩解的人顿时语塞,再也说不出话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辽国的抹黑,李世民的名声一落千丈,走到街上,甚至能听到百姓们的唾骂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