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的御书房内,暖阁里燃着银丝炭,暖意融融。耶律现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虚空,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又好笑的吐槽:“撒币作者,你可算出来了!有读者问,秦琼、尉迟恭、程咬金那帮猛将好久没出场了,朕逐鹿中原打了这么多仗,连后投降的薛万彻薛万均兄弟都在平江南、战巴蜀、打潼关,最早投奔朕的秦叔宝他们,难不成是被你写丢了?你不给个交代,朕这主角当得都没底气了!”
虚空那头的“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连忙回应:“别慌!这一章就给读者和陛下您说清楚,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徐懋功他们没丢,正在西域忙着西征呢,都已经灭了西突厥汗国,这会儿正追着西突厥残部往河中地区赶呢!”
耶律现闻言,恍然大悟,随即摸着下巴琢磨起来:“哦?原来去了西域,难怪中原战场没见着他们的影子。说起来,这事儿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候中原还乱着呢,窦建德、王世充、李唐那帮人打得不可开交,朕还在北边隔岸观火,时不时挑唆他们互掐,好坐收渔利。”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落在中原地区,语气带着几分回忆:“那时候朕虽然掌控着北方,可中原一乱,商路受阻,咱们辽国的盐铁、丝绸、瓷器这些货物,在中原的销路就窄了不少,市场眼看着就要萎缩。朕琢磨着,总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得找条新的商路,才能攒更多资本支撑后续的一统大业。”
房玄龄刚好进来送文书,听到耶律现的话,顺势接道:“陛下英明。当时臣也觉得,中原混战短期内停不了,若只盯着中原市场,咱们的财政收入早晚会受影响。只是臣当时还没想到,陛下会把目光投向西域。”
“西域那条丝绸之路,可是条黄金商路啊!”耶律现指着舆图上从长安延伸向西域的线条,眼中发亮,“早在汉朝,张骞就打通了西域商路,中原的丝绸、瓷器运到西边,能卖好几倍的价钱;西域的良马、玉石、香料运回来,在中原也是抢手货。咱们辽国有的是好东西——辽铁打造的工具锋利耐用,辽盐纯度高不掺杂质,还有咱们新造的琉璃、改良的茶叶,这些要是能通过丝绸之路卖到西边,赚的钱能堆成山!”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不过想打通西域商路,也不是件容易事。那时候西域的霸主是西突厥,他们控制着西域各国,垄断了丝绸之路的中段,过往商队都得给他们交重税,稍有不从就会被抢劫。朕本来还想先派人跟西突厥可汗谈谈,看看能不能和平通商,结果没等咱们的使者出发,就传来了一个让朕气得肝疼的消息。”
房玄龄想起当时的情景,也皱起了眉头:“陛下说的是西突厥小可汗阿史那出罗故抢劫咱们商队的事吧?那支商队带了足足五十车辽盐、二十车丝绸和十车琉璃,还有不少茶叶,本是去西域试探市场的,结果刚走到焉耆附近,就被阿史那出罗故的人拦下,货物全被抢了,商队的护卫还被打死了十几个。”
“可不是嘛!”耶律现一拍桌子,语气带着怒火,“朕当时接到消息,差点没把茶杯摔了。阿史那出罗故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西突厥可汗的弟弟,也敢动朕的东西!这不仅是抢钱,更是打朕的脸——要是就这么算了,以后咱们的商队在西域还怎么立足?其他势力也会觉得咱们好欺负,纷纷来抢,那西域商路就彻底别想通了。”
他看向房玄龄,语气坚定:“所以朕当时就决定,不能忍!必须西征,把西突厥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掌控西域商路!不过那时候中原还在混战,朕不能亲自去,就得找信得过、能力强的人带队。秦琼、尉迟恭、程咬金他们,都是最早跟着朕的猛将,打仗勇猛,带兵有章法;徐懋功足智多谋,能当军师,让他们去西征,朕放心。”
房玄龄点头赞同:“陛下选人确实英明。秦琼将军稳重,能压得住阵;尉迟恭将军勇猛,适合冲锋陷阵;程咬金将军机灵,擅长打突袭;徐懋功先生足智多谋,能制定战略。这四人搭配,简直是天作之合。当时臣还记得,陛下任命秦琼为西征大元帅,尉迟恭、程咬金为副元帅,徐懋功为行军长史,还给了他们五万精锐骑兵,其中包括一万契丹铁骑和两万装备了辽式马槊的重甲骑兵,还有不少新式的火器。”
“朕给他们的装备,在当时可是最顶尖的!”耶律现语气带着自豪,“那些骑兵的铠甲都是用辽铁打造的,轻便又坚固;马槊比普通长矛长半尺,能轻易刺穿突厥人的皮甲;还有小型的火炮,虽然不能像攻城炮那样轰塌城墙,但对付突厥人的帐篷和骑兵阵,效果好得很。朕还特意嘱咐他们,西征不仅是为了报仇,更是为了掌控西域商路,所以打完仗后,要安抚西域各国,和他们通商,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辽国,比跟着西突厥有好处。”
他顿了顿,笑着补充:“不过朕也没让他们一下子就跟西突厥硬拼。朕给他们的策略是‘先礼后兵’——先派人去西域各国,告诉他们咱们是来讨伐抢了咱们商队的阿史那出罗故,不是来侵略他们的;要是西域各国愿意配合,咱们可以和他们通商,给他们减税;要是不愿意,那就是和西突厥一伙的,连他们一起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